【街市寻宝2】虾皮美味易咀嚼 营养师:低卡高钙选择

撰文: 李欣愉
出版:更新:

不论是小朋友﹑孕妇及老人家,都需要吸收足够钙质,不过并非人人都接受到奶或芝士等的奶类制品。但除了奶制品,还有很多食物含丰富钙质,除了认可营养师吴耀芬(Kathy)上次介绍过的白饭鱼外,在一般街市杂货店买到的虾皮亦是不错的选择。kathy特别提醒家长,由于虾皮及虾米均属于甲壳类食物,因此对此类食物敏感的人仕不宜食用。

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干货,除了美味,亦含丰富的营养。(李欣愉摄)

虾皮同白饭鱼都有丰富钙质,Kathy建议如小孩不喜欢白饭鱼,可以试试颜色较为鲜艳的虾皮。她回忆两个女儿对虾皮十分感兴趣,不但会伸手去触摸,更会还问:“为什么虾只有皮没有肉?”为了令她们了解多些,Kathy会让小孩帮忙准备食材,更目睹食物由生到熟的演变,所以小孩都欣然地接受这新鲜的食物,品尝时亦会特别开胃及美味。

Kathy指通常动物的骨头都有丰富的钙质,但骨头十分坚硬,难以咀嚼,而“虾皮”就是虾的骨骼,不但高钙低脂而且质地柔软,可咀嚼并咽下,从中吸收丰富钙质。

(陈嘉元摄)

虾皮壳比肉多,钙质丰富虽然虾皮和虾米都一样都是虾,但两者的外形和成份都不相同,Kathy指虾皮是虾的幼苗,体型还很细小时已经被捞上海,再用淡水或盐水烚后晒干。“虾皮不是没有肉,只是虾肉太细小而虾壳比较薄而已,所以皮的成份多于肉。而虾米是长大了的虾,其虾壳及虾头已经被除去,只有虾肉再晒干成虾米。”虾皮是连壳的,因此虾身比较“令身”及“干身”;而虾米是虾的肉,外表呈鲜红色。

虾皮及虾米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如: 钙﹑镁﹑磷﹑钾及钠等。虾皮及虾米营养成份如下:

每100克 虾皮 虾米
能量(kcal) 153 198
蛋白质(克) 31 44
脂肪(克) 2.2 2.6
钙(毫克) 991 555
镁(毫克) 265 236
磷(毫克) 582 666
钾(毫克) 617 550
钠(毫克) 5058 4892

*资料来源: 食安中心

蛋白质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修补身体组织,虾皮及虾米中的矿物质都有助促进骨骼健康。如虾皮中的钙﹑磷及镁是骨骼细胞的重要元素,帮助骨骼的生长及制造细胞,保持骨骼健康。另外,虾皮亦含钾及钠,有助平衡人体内的电解质以维持细胞功能正常。

两者营养价值最大的分别是,虾皮热量比虾米低,虾皮的热量只是同样重量虾米的约三分之二。钙质含量方面,虾皮的钙质成份比虾米高,100克虾皮有991毫克的钙,而100克虾米有555毫克钙。20克虾皮的钙含量已经大约于半杯高钙脱脂奶。所以要补钙,虾皮是较佳的低卡高钙选择。

对孕妇来说:摄取足够钙质可减低早产机会,同时亦可促进婴儿骨质和牙齿的健康;对儿童及青少年来说,成长期间摄取足够的钙质有助巩固骨骼,减低日后出现骨折的机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议每日钙质摄取量:

年龄(岁) 每日钙质摄取量(毫克)
1-3 700
4-8 1000
9-13 1300
孕妇 / 哺乳 1000

 

(陈嘉元摄)

虾皮钠质较多,份量需控制虾皮体积细小,小孩或许会当作零食,但部份干货在储存的过程中会有机会染上尘埃,故考虑到卫生问题,Kathy建议先洗净及烹煮,不宜直接食用。另外虾皮及虾米均含热量,钠成份亦较多,因此要注意食用分量,建议一天不超过进食20克虾皮或虾米,以免吸收过多钠质。故不建议虾米及虾皮当零食食用。

除了提升菜式鲜味,适量虾皮亦有助小孩改善挑食习惯:“虾皮外形细粒,得意可爱,特别讨小孩们喜欢,故用来炒菜或拌饭,都可吸引小孩进食。”

虾皮炒丝瓜

材料:虾皮20克、丝瓜1条﹑蒜头2瓣、盐适量

做法:1. 将丝瓜去皮﹑虾皮浸水洗净备用;2. 将丝瓜切小件,蒜头刴成蓉备用;3. 加少许油爆香蒜蓉,加入虾皮炒香;4. 加入丝瓜快炒,加少许盐调味即成。

营养资料:热量120千卡、钙198毫克、蛋白质6克、脂肪5克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议,小孩﹑孕妇﹑老人家及大人每人每日的维他命D摄取量为600IU (15微克/天),而0至6个朋婴儿则需要400IU/天 (15微克/天)。

除了摄取钙质,同时亦要吸收维生素D来帮助吸引钙质,如油脂较高的鱼类(三文鱼、沙甸鱼、吞拿鱼)、蛋黄及肝脏,她指出含维他命D的天然食物很少,因此除了食用添加了维生素D的食物如早餐谷物、奶制品,每天晒太阳亦有助皮肤制造维他命D,

其实很少食物。天然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例如三文鱼、沙甸鱼、吞拿鱼)、蛋黄、肝脏等。市面上亦有添加了例如食物标签注明加入维生素D的牛奶、奶制品、豆奶、早餐谷物等。可是,单靠食物来源一般不能够满足所需。因此,要多在日常活动中接触阳光,晒太阳可以帮助皮肤制造维他命D。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夏天每星期晒太阳两至三次,让阳光照射到脸部、手臂和手部皮肤5至15分钟,便可维持体内的维生素D处于较高水平,肤色较深的人士,需阳光照射的时间相对较长。而短时间露出较大片肌肤(例如手臂和小腿)接触阳光,比长时间只暴露小片肌肤(例如脸和手),更能提升维生素D的水平。”

吴耀芬(Kathy) - 认可营养师(香港营养师学会)“家营营养中心”创办人,常出席电视报章营养专访,及撰写专栏文章。Kathy是中大食物及营养科学学士、港大心理辅导学硕士、认可身心语言程式学(NLP)导师和催眠治疗师。她以“身营心营”为信念,帮助城市人快乐修身。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kathy/

相关文章:【街市寻宝1】小孩不爱饮奶会缺钙?营养师:白饭鱼仔含丰富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