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湾变天】荣光街巷店记 自信餐厅老板懒理赔偿安置
土瓜湾经历变天,沙中线于2019年来临。近年最大型的重建项目,庇利街/荣光街重建亦于月头展开,涉及2000户,110个商户将被收回舖位,“环字八街”快将消失了。突如其来的重建,各人有不同想法,社区消失前,如何留住社区的情谊。
密密麻麻的7层唐楼,4条巷围住,自成一角,形成独特的风光。楼下是被重建被逼迁来的车房,街上布满南亚面孔,陌生中带点热闹的土瓜湾。被地盘和豪宅包围的“环字八街”,小巷错综复杂,恍如回到城寨,也有昔日观塘的味道。可惜一切在变,人在变,物也在变。重建来临,居民有的不知所措,有的处之泰然,也有咬牙切齿。
庇利街/荣光街项目将来会发展1,150个单位,发展成本达116亿,最快一年后提出赔偿价钱,预计最快2025年完工。
月初宣布重建,市建局的职员马不停蹄登记冻结人口,周五至周日忙过不停。冻结人口,目的是界定店舖用户和住户的身分。负责搬迁的职员说搬迁好,满布车房的荣光街,也是时候改变了。要弄好门面,现在门面不好,易被压价,本来5,000元的维修费被压到3,000元。重建后,再搬到较漂亮的地方,大家都赢了。再者,旧楼好残旧,天台污秽不堪,居住环境不好,重建是必要。实情又是如何呢?
的士佬的私房菜
李生,人称大嚿,70岁,没有肚腩,后巷餐厅的老板。早上8时开店,凌晨1时收工,餐厅是他的一切,位处一角,几乎没有街客,靠的只是的士司机熟客。
重建需要登记,才获得赔偿和安置,他一概不理,没有登记,一句“什么都不理,理×佢”。对将来如何一无所知,日子过得一天就一天。对比重建,他更在乎头上电视的赛马节目,拚命呼叫着马仔的号码。
开业40年,曾迁至浙江街开店,8年前又回来现址,继承岳父留下的茶档。一直住在环字八街内,见证八街的兴衰。1980至90年代最旺,当时山寨工厂都在唐楼之上,食客不绝,忙个不停。回忆30年前,大嚿不胜高兴。但10多年前,工厰搬走,生意极难做。幸好,这几年麻雀馆开业,帮手卖茶水,也可以糊口。
大嚿有说不出的自信,自评厨艺,最好吃是最简单的菜式。“我从不稀罕食客来吃饭,但40年来无人投诉我”,一份低调的自信,洋溢在表情中。每日都有七八个的士司机来光顾,他说︰“我做什么菜,他们就吃什么。”只要留下几十元,大嚿就做出撚手小菜︰肉饼,牛腩,猪手,这里变成的士佬的私房菜馆。
忙碌的云艺廊老板娘
内巷中的理发店“云艺廊”,远离人群,本应门可罗雀,但来自海南的老板娘忙过不停,一切源于努力。
收费55元,比大街便宜33元,客似云来。老板娘忙得喘不过气来,连买午餐的时候也挤不出来。坐在一旁的女儿从抽屉中拿起70元,说︰“我去买牛腩面,妈妈要什么呢?”草草回答一句,15分钟后,拿回来食物,乖乖的将余款放回抽屉内,慢慢细吃。
她忆述︰“舖位以前是士多,沙士后结业。2004年开舖,开始挨得辛苦,当年连人工都赚不到,要守业。现在有不少熟客,街坊关系好,重建,好舍不得这里。”开理发店,上班时间灵活,可凑女,先送女儿上课,再开舖。如果外出打工,就不能看管女儿。早出晚归,可幸以前住在楼上,她道︰“唐楼很好住,后来搬上公屋,但是还是旧楼单位较实用。”
望着乖巧的女儿,她说︰“租约5月届满,希望业主不加租,可续租。女儿只有8岁,再过两年,好让女儿考入中学,才收回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