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科】细数半世纪的士变化 由欧美车走进日本车垄断时代

撰文: 黄雅盈
出版:更新:

随着丰田推出新款混能(Hybrid)的士,现时主要在本港行走的金丰(Comfort)的士快将成为历史。的士自40年代在本港出现后,历年亦转换过多款车种,例如由欧美车转换成日本车,亦有混燃和电动的士出现。为配合欧盟更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过去10年本港的士逐渐由5座位转换成4座位,现时4座位的士数目已超越5座位百多部。

丰田新款的油电混合的士即将推出市面,亦代表丰田金丰4座位的士快停产。(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现时本港的士车种主要分为日本丰田、日产和德国福特。但最早期1940至60年代的士却是主要使用欧洲和美国车种,其中摩利士及平治占最多数。

在1968年起,日产的士因为车价较便宜和实惠,所以开始成为了香港的士的主流车种。而其中最出名的是日产“Cedric 130系”,因为车头有4盏车头灯,所以俗称为“四眼仔”,到1971年时又推出另一款“Cedric 230系”,其绰号则为“大箩柚”。

因为车价较便宜和实惠,丰田金丰石油气的士是本港主流的士车种。(资料图片)

1997年丰田引进石油气的士

到1979年丰田正式打入香港市场,最早期的型号为“LS90系”,特点同样是是4盏圆灯设计,而1997年金丰石油气的士开始引进市面,至1999年政府在《施政报告》中宣布,于2000 年推出“以石油气的士取代柴油的士的资助计划”,因此不少车主都纷纷换车。

在2008年,为了因应欧盟最新的废气排放标准,丰田将5座位的士改成4座位,即乘客座位数目由5个减至4个,5座位的士从此不再发售。

比亚迪亦宣布会引入45部电动的士,但因为各种问题大部分电动的士都已经绝迹香港。(网上图片)

而在2012年底,有车行再引入混燃的士,并于2013年2月投入服务,惟因车价高昂,最后攻港计划失败。同年,比亚迪亦宣布会引入45部电动的士,但因为电动的士充电时间长,加上本港配套和地型等各种问题,电动的士已经绝迹香港。

根据运输署提供的数字,截至今年10月31日,现时仍有9149架4座位的士在市面行走,当中7700架为市区的士,1409架是新界的士,40架为大屿山的士,数量比5座位的士更多;运输署指,现时本港已登记的士中,最后一批丰田5座位的士于2009年登记,车龄已近十年。而现行本港法例并没有石油气的士的退役或换车期要求。

本港4座位及5座位的士数量

 

市区的士

新界的士

大屿山的士

4座位

7700

1409

40

5座位

7550

1429

35

现时本港四座位的士与五座位的士数目各占一半。(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