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实验室】幼稚园面试-应战篇│Mommy Amy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上次分享过幼稚园面试前的准备,今次再讲讲面试当日要留意的事。【编按:作者为Mommy Amy】

面试当日应战篇:

1. 5分钟前到达已可以

除非预先知道该校是以报到时间安排面试顺序,而每场的面试人数很多,一般建议早5分钟到即可,不然在门外呆等亦很辛苦。

2. 尽量让小朋友自己行入学校

除非小朋友仍完全未识行,如果唔系,建议在校门外便放低小朋友让其自己行入学校范围,行得慢不紧要,最紧要家长愿意放手让小朋友试。

3. 面试由踏入学校范围开始

这是很多升学专家的提点。不要以为考核是入到面试室才开始,其实每位学校职员都是面试官,即使校工姨姨都可能在暗地里打分数。因此在踏入校门那一刻就要进入备战状态,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延伸阅读:【妈咪实验室】幼稚园面试-准备篇│Mommy Amy

VCG图片

面试重点篇:

1. 大小肌肉

无论是叠积木还是爬队道,老师考核的是小朋友的大小肌肉有没有发展出其年龄相应的能力。

家长可以上健康院网站搜寻儿童发展能力指标或平时上下PLAYGROUP游戏小组,以更加准确知道小朋友的发展或增加锻炼。

2.  语文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先学会聆听,后学会说话,因此即使未能与老师对答,建议至少让老师知道小朋友是有聆听能力,无论是粤语、英语还是普通话亦同。

如果未懂说话,可以学一些通用手语,例如: 未识说谢谢, 但用手语做出"请请" 动作, 以表谢意。有些学校会加入英语或普通话作面试语言, 我会平时已对女儿说,不是要求她懂得某种语言,但至少在听到那种语言时会有反应。曾经有一场面试,外籍老师拿著玩偶跟女儿对话, 虽然她不会说,但我用英文请女儿与玩偶握手,让老师知道她明白英语指令,成功过关。

小朋友的语言发展是一岁要懂得单字,两岁要懂得两词句 (如: 名词 + 动词),三岁三词句 (如: 名词 + 动词 + 名词 ),因此K1面试时理应要懂得用短句回应了。

另一个小贴士是,我建议家长平时不要只叫小朋友的乳名,偶然亦要叫他的中英文名,当面试老师叫他的名字时才知道要回应。

3. 基本认知及互动能力

这部份的重点是能够聆听老师指令,同时亦要注重礼仪。认知部分便要靠父母平时多带小朋友出外增加生活体验,虽然部份可以依靠Playgroup或幼儿园代劳,但是未必全面,上堂时可能只看过图片,亦要靠生活中认识实物。(曾听过例子,K1面试中问小朋友3个鸡蛋内那一个是熟蛋,这便要靠生活智慧了。)

另外如待人接物的拿到小礼物后会主动说谢谢,面试完毕后会主动泊回椅子,群体玩耍时不会去抢别人的东西,会否主动收拾等,都很靠平时的身教及当下的亲子关系,亦不是一时三刻可以操练的。但这些习惯在一岁起已能培养,每日一点一滴的累积。

面试后续篇:

1. 赛后检讨

这里赛后检讨的重点不是面试时的表现,反而是记录小朋友在面试时的反应,其是否喜欢学校,老师是否有爱心,学校的环境,以及其他亲身才能观察到的面向等。

检讨的作用是, 当我们有幸获得多过一个OFFER时, 能够更准确的为小朋友作出适合小朋友的决定。因此我通常不嫌其烦地逐一写低,方便日后复查。

VCG图片

温馨提示,世上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小朋友的学校,香港教育百花齐放,没有一所学校会适合所有孩子,因此父母便要花点时间去了解孩子,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土壤让其成长。

希望以上少少心得可以帮助大家获得心仪亦适宜小朋友的学校录取。

Mommy Amy

自小志愿成为一名母亲,现育有两名小天使;3岁的囡囡Valerie及1岁的囝囝Wyatt;每日乐于照顾小孩并尽量不受外界影响下,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 本著‘爱分享’的个性,希望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有关亲子的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