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受制印度转投中国怀抱 总理访华传将签连通西藏项目
应总理李克强邀请,尼泊尔信任总理奥利( K. P. Oli)将于月底的博鳌亚洲论坛后(3月20号)访问中国,为期8天。外界普遍认为,奥利将在访华期间签订多项合作协议。
据报,尼泊尔工业部长潘迪(Som Prasad Pandey )表示,奥利访华期间将签订包括过境贸易条约、能源贸易等在内的多项合作项目。此外,双方还将合作建设机场,以及一条连通尼泊尔和西藏的桥梁。
尼泊尔《加德满都安纳普尔纳邮报》援引一位政府官员称,“尽管中尼过境贸易条约为尼泊尔的国际贸易开启了新的道路,但过境贸易的实现还要取决于条约中有关海上路线的规定”。尼泊尔边境离中国的海上走廊十分遥远,除非尼泊尔一边的相关基础设施能够发展起来,否则过境贸易将不太容易。据悉,目前尼泊尔只能通过印度进行过境贸易。
此前,有消息称奥利可能选择首访中国,而非印度。尼泊尔2015年9月通过新宪法,身为印度人后裔的马德西人对新宪法不满并开始抗议--新宪法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也缩减了少数族裔在国会上的比例,马德西人非常不满。随后,印度封锁了多个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边境口岸。
尼泊尔方面表示,若印度不取消封锁,奥利可能会选中国作为首访目的地。此事在中、印、尼之间确实有不小影响,因为尼泊尔新总理首次访问必选印度是历史惯例。唯一的例外是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2008年8月18日当选总理后没有先访问印度,而是先到中国出席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在印度势力的运作之下,普拉昌达于2009年5月4日黯然辞职。
最终,尼泊尔政府2月宣布奥利将首先访问印度。尼泊尔财政部长比什努·保德尔强调,“我们在中印两国之间秉承的不是‘二选一’政策,我们想要成为两个大国之前的桥梁。”
中方外长王毅也曾表示,尼泊尔只有中印两个邻国,与两个大国为邻,“对尼不是劣势,而是区位优势”。尼泊尔保持稳定和发展,也符合中印双方的利益。尼泊尔完全可以成为中印互利合作的舞台,而不会是竞争博弈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