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瞭望台】对朝石油禁运 恐怕徒劳无功

撰文: 卓朋序
出版:更新:

朝鲜半岛局势近日迅速恶化。朝鲜7月两度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覆盖美国西海岸,9月3日又宣布成功试爆氢弹,建立起对美国的核威胁。国际社会又走到应对朝鲜“边缘政策”的十字路口,美、日、韩均主张透过更严厉制裁抑制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发展核武的野心。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先是在Twitter宣称“与朝鲜有贸易的国家,美国将同他们断绝贸易往来”,后又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采取包括石油禁运内的一系列强硬措施。联合国历来发出一系列针对朝鲜发展核武的制裁措施,但朝鲜核技术不退反进,石油禁运被视为吓阻金正恩的最后制裁手段,但是否真能令制裁摆脱“无牙老虎”的形象呢?

朝鲜仰赖石油进口,每年需入口85万吨原油。作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供给其八成需求,俄罗斯、伊朗等国亦有贡献。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上周向韩国总统文在寅表明反对石油禁运。由于俄国在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安理会通过制裁的可能性骤减。美国或可寻求中国与中国达成双边协议,要求中国实施禁运,但是,中国过往对石油禁运态度消极。事实上,石油禁运能否冲击朝鲜核计划亦值得商榷。

俄罗斯、中国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商讨朝鲜局势。(美联社)

  推动禁运 中国意愿成疑

长期以来,中国在朝鲜问题上面临多方面压力。一方面担心强烈制裁冲击到平壤政权的稳定,为中国带来难民问题的同时,还使得美韩乘虚而入;另一方面,伴随朝鲜连番挑衅和成熟的核技术,中国也担忧近在眼前的核威胁和东北亚核扩散的危机。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台后,多次以贸易问题威胁中国,要求中国加强对朝制裁。特朗普威胁对朝动武也有敲山震虎的意味。习近平不仅在公开场合表态 “绝不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更多次通过电话向特朗普表达立场。

中国一贯坚持以联合国安理会和六方会谈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平台。今年,中国执行安理会决议,相继冻结朝鲜煤矿和海产品进口,中断其一半外汇收入。在俄罗斯反对的情况下,单方面对朝制裁不符合中国的既定外交政策,更可能令中俄关系受影响。

  木已成舟 制裁难堪大用

即使制裁通过,又能对朝鲜产生多大冲击? 美国鹦鹉螺研究所(Nautilius Institute)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朝鲜有足够能力熬过石油禁运。报告分析了朝鲜10年来原油的进口和使用数据,发现即使中国减半原油出口,朝鲜的原油使用量只不过是跌到2010年的水平,大可通过资源调配的方式,维持国防和核武发展的能源需要。朝鲜也可以将原本出口的煤矿转换为能源,填补石油缺口。

据估算,朝鲜当下的原油储备足够三个月的民用需要,朝鲜人民军更准备了足以支持一年战争的原油储备,这一时间甚至长于临近的中韩两国。当制裁发生时,朝鲜可以削减占日常用量32.8%的交通用油,18.8% 的工业用油,以及6%的生活能源需求。固然,朝鲜人民需要步行上下班,更可能需要面临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连续不断的黑暗。但是,朝鲜国内的农业不至于停摆,军用能源更可以一丝不减维持供应。

1990年代,随着“金主”苏联解体,朝鲜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大饥荒,但朝鲜核计划在那个“苦难行军”时刻启动。朝鲜核武很大程度上立足于建国领袖金日成提出的“主体思想”,是平壤当局实现“强国梦”的基础。正如普京所言:朝鲜人即使吃草都会坚持核武,如今又怎会功亏一篑。

早前金正恩视察国家科学院化学材料研究所(美联社)

  现实使然 美国需做决断

面对来自朝鲜的直接威胁,特朗普威胁以中断贸易来迫使其他国家切断与朝鲜的交往,矛头直指中国。观察家普遍质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CNN分析,切断中美贸易的代价将是全美300万人失业、物价上升5-10%,经济出现3%负增长,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更甚于10年前的金融危机,带来 “朝核未解决 经济先瘫痪”的政治灾难。

特朗普以“前所未见的怒火与武力”威胁朝鲜,结果反被朝鲜嘲笑。不仅日、韩等盟友对特朗普信任骤减,朝鲜都似乎看出他色厉内荏的本质。国际政治并非过家家游戏,寄托于不切实际的威胁,不仅半岛和平难以达成,美国的国际信誉更可能一铺清袋。特朗普或需化堵为疏,承认朝鲜拥核的现实,理性看待朝鲜政权。如此,才有可能阻止核扩散,并化解周边国家的安全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