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5|中史卷一恢复必答题 考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大跃进效果
文凭试中史科今(29日)开考,卷一今年恢复必答题,问及秦汉时期的发展,包括要求考生引用史实,闸述秦朝焚书和坑儒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和汉武帝接纳新统治思想的原因。另一题则问及抗日战争,要求考生分析中国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至于考卷的选答部份,则问到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大跃进”的效果及改革开放等。
文凭试中史科设有两卷,卷一设有必答及选答题两大部份。必答题方面,甲部问及秦汉时期的发展,包括要求考生引用史实,闸述秦朝焚书和坑儒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和汉武帝接纳新统治思想的原因。
乙部则考抗日战争,试题资料附有三张宣传抗日的漫画,以及标列抗日战争重大事件发生地点的地图。题目问及资料漫画反映作者对日军侵占行动有甚么看法,要求考生从漫画找出一项证据支持观点,另要求考生根据漫画及试卷资料,并援引史实,分析中国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卷一第二部份的甲乙两部各设3大题,考生须各选1题。甲部问及北魏孝文帝汉化、唐太宗推动文教方面的措施及贞观之治、清朝的民族政策等。
乙部则问及鸦片战争,要求考生按试卷资料,及援引史实,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起因,另从巨额赔款、破坏国防和干预内政三方面,印证资料说法,即《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一个严重不等条约。
另有问及五四运动对政治和文化哪一方面影响更大。最后一题则问及大跃进,要求考生闸述资料提及的两场运动的目标与措施,分析运动效果;亦问及改革开放政策,要求考生从倡议引进外资、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开放地区等三方面分析。
试卷复常偏向显浅 必答题属送分题目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中史科老师郑贝玉表示,中史科今年恢复疫情前的考试模式,故卷一必答题出了“大路”题目, 问及秦汉时期发展,相信很多学校都贴中题目,算是大热考题,而且题目亦问得十分直接,只要考生背到秦朝焚书和坑儒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基本上可以取得满分;其次,部分必答题只需考生以配对形式作答,亦属送分题目,较深的应算是抗日战争,尤其补充资料以漫画展示,目的是考核学生在阅读不同史料上的技巧,不过此部分只占3分,比例不算太多。
至于选答题,郑老师指题目没有“翻炒”去年试卷,有关魏晋南北朝的题目亦没有集中在某一朝代,学生要读的范围虽然较阔,但题目问法相对简单直接,比较艰深的题目部分应是唐太宗推动文教,因这类考题要进行驳论,同时亦要进行比较,不过,选答题部分亦有不少“散分题”可供同学取分。
郑老师指出,之前已预测今年会出有关鸦片战争的题目,原因是考评局就试卷首年“复常”,出题都偏向背诵,不用太多思考,如要选出最难的题目,应该是五四运动的影响及分析中央政府改革开放政策两条题目,除占分比例多之外,过往亦没出过类似的近代史题目,学生无法靠历届试题学到重点字眼,要靠自己分析。
她又补充,卷一乙部问及清朝的题目其实是一个小陷阱,如学生答题时无细阅资料,会遗漏了明朝旧制的部分,一味背诵清朝的措施,最多只可取到一半分数。总的而言,郑老师认为卷一的必答题是送分题,有温书的学生起码会取得合格,再加上短答题全部正确,即使长答题只取一半分数都稳夺第四级成绩。
考生指老师贴题准不算难 抗日漫画作资料怕误解
在天水围一个试场,中史科考生陈同学指今年试题不算困难,跟老师试前预测脗合,如抗日战争及秦汉时期,认为相比18、19年的试题,题目比较直接易答。乙部他选答了五四运动及北魏孝文帝汉化,但称自己书写速度不快,期望能考获4级;对于试题以抗日漫画作参考资料,他认为是考卷最难的部分,担心误解题目,未必百份百揣摩到作者的寓意。
中史科卷一今年恢复必答题,陈同学推断因此出题较易,不过,温习时就要同时兼顾甲、乙两个部分,涉及范围会较多而且不可偏重其一,否则不能取得高分。
张同学则形容今年中史考卷“还好”,对比去年的试卷相对容易,乙部他选答了鸦片战争及北魏孝文帝汉化,感觉不太够时间作答,不是太有信心,预计只获第2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