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4|巴裔考生患眼疾视力仅余三成 凭毅力追进度立志做老师

撰文: 卢劲扬
出版:更新:

眼睛是灵魂之窗,患上眼疾随时可以影响终身。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应届文凭试考生麦夏生(Samar Mohammad)中四期间正值疫情,经常使用荧幕细小的手机上网课导致视力急速恶化,最后确诊患上锥形角膜,仅余三成视力,只能阅读6厘米之内的文字。

确诊眼疾影响严重温书考试,使麦夏生一度感到傍偟,幸得校方很快迅速协助,包括安排他看医生接受治疗、联络心光盲人学校提供仪器和教学支援,加上校内老师的协助下,结果麦夏生的成绩由最初全级约110名跃升至中六毕业时的全级第一,亦因受到英文老师启发,期望能入读香港大学英文教育学系,日后成为英文老师。

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应届文凭试考生麦夏生(Samar Mohammad)于中五时发现有眼疾,在学校提供支援下不但解决了学习障碍,校内成绩亦一跃成为全级第一。(苏炜然摄)

上堂频举手指看不清荧幕 学校安排下看医生揭患眼疾

麦夏生来自巴基斯坦,初中就读区内其他学校,由于哥哥是伍少梅中学的学生,得知该校环境种族共融及文化多元,会为学生提供不同机会,于是于中四转校到伍少梅中学。麦夏生视力原已不佳,加上疫情下学校主要以网上授课,只有一部手机的他直言“要用手机看清及明白课堂内容已不容易”。

中五下学期疫情渐趋稳定,学校恢复面授,但麦夏生上课时经常都要举手向老师反映看不清楚课室前方荧幕上的内容,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急速恶化,后来老师安排下接受眼科检查,最终确诊患有锥形角膜眼疾,视力只余三成。

麦夏生说,他之前只能阅读6厘米之内的文字,需要把读物放到很近才读到得。(苏炜然摄)

得知患有眼疾后,麦夏生感到十分担心,家人亦不知道如何协助,“如果我不能看得清楚,可以发生什么事?我什么事都做不到,幸好学校减轻了我们的失望及担忧,同时不断鼓励我”。

联络心光盲人学校提供支援 免费借用跳放大器助学习

卢洁仪老师(右)是任教麦夏生的老师之一,她说得知麦夏生的情况后,认为首要任务是避免他的眼疾恶化,学校亦就有支援提供,包括容许他使用平板电脑在堂上放大课堂内容,方便阅读。(苏炜然摄)

学校得悉麦夏生的情况后,翌日就已经有初步支援。卢洁仪老师其中一位麦夏生的任教老师,她说当时首要任务是避免他的视力再恶化,“担心佢愈睇得耐,愈睇得辛苦,视力愈弱”。当时学校的初步支援包括一系列的教学调适,包括批准他于堂上使用平板电脑,透过平板电脑放大阅读老师投影的内容、提供电子版本的笔记、安排坐在课室最前排位置。

其后学校联络心光盲人学校,心光经了解后认为麦夏生情况严重,很快就派了一位支援老师每周到校一次,教他使用不同放大器协助温习及考试,并借出放大器直至考试完毕。由于放大器售价可达10万元,能够免费借用对来自基层家庭的麦夏生十分关键。同时,心光亦为伍少梅中学的老师们提供培训,分享如何为视障学生进行教学调适。

麦夏生上课时需要使用平板电脑,即时放大课堂内容帮助阅读。(苏炜然摄)

▼▼▼ 麦夏生上课时会以平板电脑放大阅读课堂内容

卢老师补充指学校是近十多年来首次照顾视障学生,教师团队没有相关经验,所以十分感谢心光学校提供培训,使他们知道如何在教学上支援麦夏生,过程虽是“边做边学”,但同事们都认为只要帮到学生,并不介意多花一点功夫。另外,学校亦为麦夏生于文凭试申请考试调适,他被评为中度视障,考试时可以使用放大器、有额外考试时间、可以使用放大版试卷。

学业成绩突飞猛进 感谢老师牺牲假期

在学校一系列支援下,麦夏生已取得合适的眼镜辅助视力,眼疾的影响大幅降低,中六毕业时成绩更一跃成为全级第一。麦夏生说自己的成绩有所进步,最大原因是老师们悉心教导,愿意为他们解答问题到晚上10点,以至是牺牲周末继续为他们补课补习。

吴芷盈老师(右)大赞麦夏生(左)的恒心及毅力,是他大幅进步的原因。(苏炜然摄)

吴芷盈老师是麦夏生的英文老师,她大赞麦夏生转校来到的时候虽然成绩一般,但凭自己的恒心及毅力,不但上课十分专注,会把老师提及的技巧一一记下,下课后经常找老师指教,周末也会收到他以讯息向老师提问。她特别提到,穆斯林斋戒月期间由早上5时到晚上6时不能进食,但麦夏生仍会留校温书,对此印象深刻。

麦夏生说他最喜欢学校的教员室,因为自己最大的困难是数学科,之前经常到教员室找数学科老师请假数学题目,十分感激老师的指导。(苏炜然摄)

▼▼▼ 麦夏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也需要以平板电脑放大题目

李建文校长就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质,一些学生可能要多一点支援及鼓励,帮助他成长。他说麦夏生虽然患上眼疾,但获得学校支援之后,心情逐渐放松,亦知道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从而建立自信,“佢畀好多心机令到自己不断成长,呢个都系一个推动力,令到我哋老师都会觉得呢个仔好争气、好努力,我地都会努力,希望睇睇我哋做到几多帮助,唔单止喺学业上,因为我哋都希望佢真系可以开心快乐咁成长,都睇到自己有能力可以行远一啲”。

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李建文校长(右)说,麦夏生(左)不断努力令自己成长,老师看到他“咁争气”,亦更努力帮助他。(苏炜然摄)

目标入读港大英文教育 做小学助教学做老师

站在人生转捩点时,麦夏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找到方向,更得到支持及鼓励,他亦因此努力读书,立志入读港大英文教育系,并成为一名英文老师,希望到时可以帮到自己的社区、培育下一代的年青人及帮助他们打破语言障碍,带来有意义的转变。

麦夏生受到老师启发,以入读港大英文教育系为目标。(苏炜然摄)

吴老师坦言,知道有学生想追随自己成为英文老师当然会觉得感动,毕竟老师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特别是当时知道麦夏生有眼疾时其实都担心会影响他的出路,所幸现时有大量辅助工具,他的眼疾情况亦已稳定下来,使她亦十分感恩。

麦夏生于放榜之前已经获得恒生大学英文学系的有条件取录,只需取得升读大学最低要求的332A即可入学,而他亦已经于丙类语言科目的乌尔都语中取得A级,以香港大学收生分数计算为例,已经等同取得一科5**。另外,他已经获得数项奖学金,金额足够他支付一半大学学费,大幅减轻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