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重建增绿化空间3.7万呎 咨询平台倡店舖只出租保留特色店
撰文: 陶嘉心
出版:更新:
市建局早前启重两个九龙城重建项目,其中透过转移地积比,将市政大楼及部份地区设施重置于贾炳达道公园。市建局透露,透过地积比转移未来九龙城地面绿化空间占地面积将增加37,000平方呎,行人由启德行人隧道步行至相接连日后新建的地下广场“门户”,一出地面便可看到大片的绿化休憩空间。
曾任市区更新地区咨询平台主席、负责收集居民关于规划意见的黄泽恩坦言,现时提出的重建方案,与当年整合意见的报告和应,并促请市建局将来能兼任“小街饮食文化区”商舖的管理角色,店舖只租不卖,以租务优惠吸引切合主题的商户租用,保留地区原有的老店。
据市建局最新刊出的“专题故事”,访问了“市区更新地区咨询平台”主席黄泽恩,他当时负责与地区的居民、区议员、专业界别、地区组织及业主组织等不同持份者会面,以收集多方意见,制定地区规划方案。
黄泽恩指,市建局以“规划主导”的模式重建九龙城,可针对该区困扰多年的楼宇和地区设施双老化问题,提出应对方案。他赞同市建局提出的重置市政大厦方案,对居民及商贩影响减至最低。
此外,由于市建局会在沙浦道毗邻太子道东行人路的土地,兴建一个分层地下广场,可连接启德地下购物街,成为九龙城区的“门户广场”,并透过地积比转移,令未来“龙城”地面绿化空间占地面积增加3.7万平方呎,较现时大增五成。
市建局曾提出,将现时的衙前塱道和南角道,扩阔成不少于18米阔的行人专区,形成“小街饮食文化区黄泽恩认为。惟黄泽恩提醒,无论规划设计得如何完美,未能吸引区内特色老舖在完成重建后回迁,便难以营造主题街道。
他认为若市建局将来能兼任“小街饮食文化区”商舖的管理角色,店舖只租不卖,便可以确保街道主题,以租务优惠吸引切合主题的商户租用,保留地区原有的老店,传承地区特色与文化。
市建局检视公用地方维修津贴 拟涵盖单位内墙身、楼板等结构工程市建局设儿童乐团助重建户学童 圣诞音乐汇演节日送暖市建局延长租金宽减措施至明年3月底 涉1300个住宅及商舖租户住宅单位建筑费升逾10% 市建局:500呎单位要300万市建局料未来五年耗800亿 多招助周转 提高借款上限、加快招标长实年内两夺市建局项目 吴佳庆:落成后料受年青上班族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