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天台屋室温达41°C 热过天文台纪录 租户长开冷气挨贵电
本港连日气温炎热,天文台本月8日起先后三度发出酷热天气警告,天台屋及顶楼㓥房更出现极热效应。有组织在过去七天为港九新界天台屋、笼屋及板间房单位量度气温,结果发现大部分单位室温高于天文台当日最高气温,当中最夸张是观塘一间天台屋录得41°C,比天文台当日最高温纪录高出5.8°C,反映“室温仲热过出街”,亦有深水埗顶楼㓥房户指天台长期受日照影响,导致单位天花积聚热力,安装假天花及隔热棉,又在天台晒水降温不果,被迫长开冷气,电费高达1,200多元,组织指新租管条例生效后,水电费仍然无王管,基层被迫挨贵电,建议政府向基层提供补贴,尽早落实一户一电表。
调查发现天台屋与天文台温差达5.8°C 室温热过出街
社区组织协会由本月17日至23日期间分别在旺角、深水埗、荃湾、北角等天台屋、笼屋及板间房量度当日气温,与天文台当日最高气温作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温差相距最大一个地点为观塘牛头角道一间天台屋,上周四(21日)室温录得41°C,与天文台当日最高温纪录35.2°C还要高出5.8°C,而十二气节中大暑(22 日)当天,观塘牛头角道天台屋及荃湾路德围天台屋室温同样录得40°C高温,相比天文台最高的34.9°C高出5.1°C,反映“天台屋室温仲热过出街”。
《香港01》记者再于深水埗钦州街一间顶层十三楼㓥房单位进行实地测试,㓥房对上为十四楼天台,今日下午1点许,天台气温最高达40.3°C,不但高于天文台纪录的35.2°C,亦比街头35.6°C更热。居住上址的女租户梅姐称,由于阳光直射天台,变相加热㓥房天花不断散出热气,若不开冷气,室温可高达40°C,坐在上格床的幼女屡次投诉“开冷气都觉得热”,结果丈夫想到在天花再加一层隔热棉,又在气温最高的下午时分与长女到天台淋水降温,但效果并不明显,结果不得不长开冷气,上月单是电费便高达1,200多元,即使在租管条例生效后向业主争取,但每度电由1.8元减至1.6元,仍较一般水平为高,连同6,200元的租金及200多元水费,对一家四口来说,负担百上加斤。
女儿成绩优异 惟㓥房环境加学业压力焗出情绪病
她又称,由于㓥房环境狭窄,就读中二的16岁幼女平日要在上格床温习功课,25岁智障长女情绪像小朋友难以受控,经常在家中吵吵嚷嚷,幼女因学业压力加上环境影响,出现抑郁症状,住院7个多月不肯回家,“佢宁愿住院都唔肯返屋企”,她康复后亦尽量留在教会温习功课,去年成绩达到校内全级第一名。由于丈夫任职水泥散工,收入不稳定,只能轮候公屋上楼,对未能向幼女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感到内疚。
另外,社协今年6至7月访问550个租住㓥房、板间房及天台屋的住户就水电费问题表达意见,结果发现即使新租管条例生效后,水电费中位数不减反增,中位数由2020年的583元升至今年的638元,升幅达9%。有76.3%受访者指新租管条例生效后才签订的租约,仍然继续列明另订水电费,并非按水表电表规定计算,约97%受访者表明不是直接缴付水电费予水务署或电力公司,当中50%缴付予业主,其余47%交予二房东或地产代理。虽然电力公司可提供免费安装独立电表工程,但只有14.4%受访者认为业主会同意安装独立水电表,多达49.1%表示无法直接联络业主询问其意向。
多区天台屋或唐楼顶层与天文台今日气温实测:
社协副主任施丽珊就不适切居所水电费过高问题,建议政府部门主动调查是否存在滥收,严厉打击及简化分装读表程序,落实一户一水电表,另一边应考虑向有关住户提供资助或补贴,如发放能源补助、扩阔现金津贴对象及恒常派发N无津贴,并延续关爱基金的刚结束的“为低收入㓥房住户改善家居援助计划”,优化住户酷热环境,并考虑改装闲置学校及避暑中心,助基层对抗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