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贝人生|听障人士争取平等 任职社工、代表港队出战榄球世杯
分贝是听力的量度单位,更是听障人士一道无法逾越的人生鸿沟,若耳朵只能接收到26分贝或以上的说话,便归类为弱听,从此走过与健全人士不一样的生涯轨道。
同是29岁,患有听障的聋人七人榄球港队代表Edward,没有辉煌战绩,首度代表世界杯便在小组赛出局,仍然为明年出战世杯而挣扎,他表明为此身份感到骄傲;Walter眼看别人成家立业,25岁才重新修读社工系,4年毕业后投入聋人社福界工作,起步比人慢,然而两人深信失去听力不等如失去信心,为自己发掘可能的同时,正为下一代创造机会,争取平等。
小学听力出问题 初中确诊中度至严重听障
现年三十多岁的聋福会听障社工Walter,双耳戴着入耳助听器与活动女助理以手语沟通,交流周末举办“25分贝巿集@聋星街”中游戏摊位的做法。“6年前嘅我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社工,但keep(坚持)住相信自己,磨练自己,呢家成功搞到巿集,大家都开心。 ”
Walter读小学时听力出现问题,但一直未有察觉,直至中二英文听力考试屡次答不上问题,英语老师安排他接受听力报告,发现他接收不到60至80分贝的声音,获诊断为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听障,从此长戴助听器辅助,很多年后他才接受身体上的缺陷,惟完成经济及金融副学士学位又失去人生目标。“毕业后听力得比人差,点同人竞争呢?之后我做过西厨、文职,又去working holiday,25岁返到香港无晒职业方向,于是要去见社工。”
双方经过面谈后,Walter突然做出一个大胆的抉择─从事社工行业。当时毫无经验的他,必须重返校园修读社工学士学位,结果要咬紧牙关完成学业,“可以讲跪住去完成(呢段路),全职读书又要交学费又要生活费,当时要半工读做兼职先可以一步步达成。”4年毕业后29岁的他获聋福会聘为社工,正式为聋人社福界服务。
眼看别人29岁事业有成,甚至成家立室,他才刚踏入社福界起步点却坚持到底。“残障人士太快放弃自己,甚至有迷思硬系觉得自己唔得,其实唔系咁,每人都有才能…永远都做最好嘅自己,遇到不同困难会唔开心,或者无乜支援,但做最好嘅自己时,情绪会稳定同有信心,先会愿意忍住道气挨落去。”
永远都做最好嘅自己,遇到不同困难会唔开心,或者无乜支援,但做最好嘅自己时,情绪会稳定同有信心,先会愿意忍住道气挨落去。”
代表港队首度出战聋人榄球世杯 培育新人加入
29岁的听障人士Edward十多年前开始,在学校认识榄球运动后便从此爱上,现时他有全职工作,但每到放工余暇便出席球会练习,2018年香港首度组队赴澳大利亚出战聋人七人榄球世界杯,他便是代表队成员之一,与日本、澳大利亚及斐济等十多个队伍切磋,结果在小组赛中出局无缘晋级,明年阿根廷世杯最希望与日本切磋球技。“日本团结、技术好,又打过友谊赛,希望下一届可以再有技术交流。”
然而聋人榄球队不同常规港队代表,能够冲上前列世界排名,又有资金及充足备战支援,明年能否如愿出场也成问题。“单系住宿练习等资金就要至少60万元,去阿根廷仲要坐50个钟的飞机,又有防疫隔离问题,一来一回可能要3个星期,球员都有正职,隔离咁耐返嚟可能连份工都冇埋,所以有好多挑战要解决。”香港榄球总会社区共融总监吴志浩表示。
虽然面前仍有很多难关,但Edward表明对聋人榄球港队代表出战的身份感到骄傲,甚至考取初级教练牌,开始在青少年及儿童暑期班教导青年学员,培育新一代。吴志浩指目前已有聋人榄球队代表成员加入社区球会参与常规比赛,“想聋人界别再推阔啲,长远做到听障人士由细接触榄球,加入社区主流球会,想佢哋有平等待遇打世界杯同出国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