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警署活化文物酒店十年 开荒牛经理难忘老妇发现亡夫照片落泪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120年历史的大澳警署于10年前经活化成为大澳文物酒店,其间除了为大澳注入新元素,亦与一众大澳人建立友好关系。借着十周年及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酒店推出一连串庆祝活动,例如推出期间限定的大澳特色下午茶、摄影比赛及设小型展览。
酒店十年来亦大力聘请当地人,增加区内的工作机会。居于大澳20年的营姨便是酒店进驻后的第一批员工,她见证着酒店一带在10年间逐渐变旺,亦透过酒店让她觅得一份能兼顾家庭的工作。而酒店经理更试过目睹有老妇在酒店发现亡夫在当年大澳警署的工作照,当场激动落泪,令他感到这份工作别具意义,不单是学习酒店营运,而是与大澳的人与事建立关系。

甫踏入大澳文物酒店,便发现酒店与从前有些少差别,原来酒店藉著十周年的大日子进行了翻新工程,在外重新上漆,在内则翻新房间的家具及调整色调,以柔和的大地色系作主调,配上水蓝色的特色墙及各种家具,清新风格一改以往复古的感觉。

翻新后保留枪击案九个子弹孔遗迹

唯一不变的是具有历史痕迹的位置,例如纪录当年在旧警署内发生的枪击而留下的九个子弹孔、当年用于分配警员站岗位置的代码牌及两个用于守卫大澳海域的炮台均获妥善保留。

+4

酒店经理的罗家豪(Karl)由客户服务经理做起,十年来服务于大澳文物酒店,他早视大澳为他另外一个家。工作期间亦加深了罗家豪对大澳的认识,亦令他更希望传承当中的独特文化。大澳人待客之道就是开心分享,罗家豪指这种情况在市区实属少见,在十年中曾发生一件事令他非常难忘,使他更投入这一份工作。

酒店经理的罗家豪由客户服务经理做起,十年来服务于大澳文物酒店,他早视大澳为他另外一个家。(欧嘉乐摄)

婆婆发现亡夫照片激动落泪 经理主动复印照片送赠

罗家豪忆述某日一位老妇人到访酒店,看到一张保留在酒店内的黑白照后,突然潸然泪下。目睹情况的罗家豪随即安慰婆婆,并询问事情缘由,“婆婆同我讲佢过咗身嘅先生曾经系大澳警署任电报员,但无留下任何一张喺大澳警署影嘅相。佢见到黑白相嘅时候,发现系亡夫身处大澳警署嘅痕迹,就忍唔住喊咗出嚟”。婆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张照片,犹如了一件心事,罗亦主动与婆婆交换联络,并把当年的照片复印一张予她作为留念。

罗家豪曾目睹老妇人到访酒店时,发现当年亡夫于警署担任电报员的旧工作照,不禁激动落泪。(欧嘉乐摄)

罗家豪认为,保育大澳文物酒店同时留下一代人的共同回忆,工作中曾遇过当年曾在大澳警署任职的人重游故地,亦会向他分享当年种种趣事,令他感到这份工作别具意义,不单是学习酒店营运,而是与大澳的人与事建立关系。

十年来积极聘请当地居民工作

大澳文物酒店落成后,便积极聘当地居民。居于大澳20年的营姨便是当年酒店进驻后的第一批员工。营姨是越南人,育有一女,20年前嫁到香港,10年前跟随大澳人丈夫搬入这里。营姨忆述当初来港居于市区,与越南的居住环境截然不同,节奏之快令她无所适从。搬进大澳后,令同样出身于越南渔村的营姨倍感亲切。

但营姨除了照顾家庭,亦需要另觅新工作。经朋友介绍下,她来到大澳文物酒店任职房务员。营姨形容工作时间十分稳定,平日踏单车10分钟便能到达酒店。她忆述当年自己的广东话未如现时流畅,房务员工作亦是首次接触,但同事待她亲切,亦不介意营姨重复发问,耐心教导。即使营姨家中遇上突发事件,同事亦会体谅她,让她立即回家处理,增加营姨对酒店的归属感,亦把同事视为家人。

大澳文物酒店营运方、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酒店可持续发展部主管郭铠怡(Melanie)十年来均是保育大澳文物酒店的一分子。(欧嘉乐摄)

而大澳文物酒店营运方、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酒店可持续发展部主管郭铠怡(Melanie)十年来均是保育大澳文物酒店的一分子。在加入这个大家庭前,她于英国就读可持续发展的学科。郭铠怡忆述当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香港并不普遍,故在毕业后,便回港希望找到一份能够应用及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缘巧合下,郭铠怡接获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活化当时的大澳旧警署。

难忘居民由反对活化到为酒店骄傲

靠着热诚,郭铠怡在过去十年间时常进出大澳,除了对大澳有更深入了解,亦渐渐与当地居民建立了关系。从经历当地人反对活化建筑物,到让文物酒店成为大澳居民的骄傲及在国际上取得认可,能够取得如此成果,郭形容是“一步一脚印”,她认为在推动酒店可持续发展时,关怀社区及传承工作同样重要,“大澳系一个具有特色嘅渔村,喺发展可持续旅游上有商机,但点样平衡旅客同村民?”郭铠怡表示,酒店在营运上需要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例如酒店餐厅的菜单经过特别设计,除了不会与当地大热的食品雷同外,亦会最大程度上使用本地出产的食材,“我哋唔会同居民争生意,亦确保旅客不会严重影响佢哋嘅生活”。

曾推出大澳棚屋修复计划

十年来,经酒店与大澳居民双方努力下,成功将酒店打造成大澳文化旅游热点。郭铠怡提到,一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当地文化及保育精神承传下去,也需要年轻人及本地人协助,故现时酒店逾半职员均来自大澳及大屿山。2020年起更推出酒店业青年领袖计划,为酒店注入新血,保持大澳的活力。酒店亦观察到大澳较多长者居住,他们的棚屋已有多年历史,难以自行维修,故在4年前便推出大澳棚屋修复计划,协助一众长者维修之余,亦保留属大澳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疫情下,酒店亦略尽绵力为大澳长者送上防疫物品及提供视讯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