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狗从繁殖犬变专业治疗犬 治疗师主人引入动物辅助治疗助边青
“牠是一只繁殖场的弃犬。”
眼前的 Pearl Pearl是一只身躯细小的贵妇狗,水汪汪的双眼睁着眼晴看着你,惹人怜爱。牠还会摇着尾巴走过来,轻轻舔你的手,又可爱、又黏人,很难想像这只毛孩之前在繁殖场的情况。
撰文:黄清儿(MWYO青年办公室传讯经理)
“我记得八年前第一次喺繁殖场见到佢,抱佢嘅时候,成手都系啡色嘅分泌,因为我掂到佢阴道嘅出口,后来我带佢睇医生,医生话佢应该啱啱小产完。加上耳仔又发炎,全身皮肤病,周围咬到烂晒,对人好冇信心,唔似𠵱家咁有好奇心……”主人Debbie一边忆述,一边看着正在玩纸杯的爱犬。
Pearl Pearl一身黑白分明的毛发很特别,自小在狗场中成长,却被视作繁殖机器。由于过度生育令牠的子宫垂脱以致几乎丧命,繁殖场后来更想将小狗弃掉。一向喜欢小动物的Debbie从义工口中得知消息,便将Pearl Pearl接回家中:“我本来谂住做暂托,慢慢发现,佢对人好冇信心,过咗一段时间,觉得要佢再适应新嘅屋企好似好困难,咁最终就收归国有啦!”
黑暗中遇上了新的家
饱受折磨的Pearl Pearl在黑暗中遇上了新的主人新的家。Debbie笑言一家人都很爱惜这位新成员,“我妈妈好锡佢,甚至会煮花胶俾佢食!”说起爱犬,Debbie总是瞇着眼笑。昔日的繁殖场弃犬,在Debbie一家悉心照料下,身体亦逐渐康复。
但Debbie形容Pearl Pearl总是“惊惊青青”,为了让牠“见吓世面”,身为社工及动物治疗师的Debbie,偶然会带上这位毛孩出席不同活动,无意中亦发现了牠的潜能,她回想:“有次讲Talk,佢见到个小朋友喊,佢就走埋去舔人,我无见过佢舔人嘅,我都唔明白,后来喺我嘅老师鼓励下,就俾 Pearl Pearl 试吓考治疗犬。”治疗犬评估考核的目的是为治疗犬及狗主提供系统化的训练及认证资格,让参加者能透过与其宠物做义工的同时为社会带来关心及提升联系感,并且必须通过根据国际标准治疗犬考核试,才能正式成为认证动物辅助治疗犬团队,并须每年续考及更新认证资格。
经过多重考核,Pearl Pearl摇身一变,成为了专业治疗犬。主人Debbie亦跳出舒适圈,于2013年成立了香港动物辅助治疗协会,将动物辅助治疗引入边缘青少年、儿童以及有需要的群体之中,从此人与狗一起“拍住上”,一起工作、一起成长:“呢几年我亦见到,原来 Pearl Pearl经历过创伤,牠那种焦虑的性格,同我的Clients好相似。佢同我一齐去做嘢嘅时候,佢真系好出色,就系去帮助一啲可能有焦虑、好紧张,或者对人冇咩信心的Clients,我见到佢哋一齐成长!”
动物辅助治疗主要是透过让服务对象与动物相处,令他们学懂更多沟通技巧。 Debbie举例指,不少人见到小狗都会表现兴奋,想去抱抱牠们,但偏偏有些动物对陌生人有很大戒心,因此我们可以先透过其他方式,例如抚摸等与动物沟通。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透过跟动物的互动,带出更多人与人相处的技巧及理念。而动物辅助治疗亦可揉合不同的手法,如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达至更深入的效果。
疫情反复令治疗工作被迫暂停
在Debbie的眼中,Pearl Pearl不只是一只宠物,更是同事、家人,她亦很感激这一只娇滴滴的“屋企人”,一直都很勇敢,默默付出,帮助身边人成长。
可惜,过去两年疫情反复,不少需要“面对面”的治疗工作都被迫暂停。Debbie发现,持续不断的疫情,令很多青少年都出现焦虑抑郁、抗拒回校上课。去年疫情稍为缓和之际,协会的同事不断努力,到学校支援有需要的学生,可是新一波疫情令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Debbie慨叹:“好多同学正在一个好好的progress,跟住突然间第五波疫情杀到,工作都被迫暂停,我相信好多治疗工作要重新再做过。”
肆虐的疫情令计划不如预期,协会固然面对不少挑战,她的心情亦因应防疫政策的改变,而焦躁不安:“尤其早前话仓鼠都会感染,大家就开始好担心、好惊,如果自己感染要被隔离,咁屋企的动物点算?所以都花咗好多时间,去稳定自己的心情。”
生命总是来来去去,在有限的记忆当中,你会选择记住甚么?
今年1月初,铜锣湾一间宠物店出现Delta病毒确诊个案,政府宣布扑杀全港宠物店仓鼠,又建议市民将去年12月22日之后购买的仓鼠送去人道毁灭。有家长为防染疫忍痛将宠物送走,儿子则在镜头前失声痛哭。
Debbie表示自己一向听闻不少主人与宠物分离的故事,毕竟宠物的寿命远比人类短,和宠物告别,是每一位饲养者都会经历的事。看着Pearl Pearl年纪渐长,开始展现出老态, Debbie亦若有所思:“每一次都系好困难,要面对宠物唔舒服、离开,其实都系好难受。不过我成日都会好感激,𠮶段一齐相处的时间,有时我会谂生命总是来来去去,无论人同动物都系,咁我哋喺有限的记忆入面,去选择记住咩嘢呢?有人会记住自己嘅不足、宠物离开时惨烈嘅场面,我觉得咁样好唔公平,所以我会选择记得我哋一齐开心嘅画面。”
生死有时,疫情之下,我们对死亡有更多反思;面对挚爱离开,伤心是理所当然的,但不等于要时时刻刻都深陷在悲伤之中,重要的是学懂拥抱记忆、及时表达爱意,继续负重前行。
详情可参考以下连结:
https://youtu.be/PqnHn8Vpn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