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逾四成受访工友被拒批临时失业支援计划 工会促设上诉机制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政府早前推出临时失业支援计划,向合资格业人士发放一万元。惟申请期结束后,不少工友都收到申请遭拒通知。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于5月进行调查,发现逾四成受访工友的申请不获批,逾五成人受第五波疫情影响就业状况仍未回复正常。工会指出,近期已收到接近450宗求助个案,部分申请被拒理由更是不合情理,促请当局增设上诉机制。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于5月进行调查,发现逾四成受访工友的申请不获批,逾五成人受第五波疫情影响就业状况仍未回复正常。(曾凤婷摄)

有关优化“临时失业支援” 计划调查由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于5月7至16日期间以网上问卷形式进行,并收集328份回应。当中逾四成受访人士表示申请不获批,当中未能成功申请的原因包括未有失业但开工不足(29%)、申请所需的证明文件不足(23%)、申请手续繁琐(23%)及失业少于30天(15%)。逾五成申请不成功人士曾致电计划的热线电话了解情况,但其中21%人表示热线无人接听,有21%人表示成功打通,但职员未能解答问题。

逾六成受访人士就业情况仍未改善

问卷结果亦显示有63%人的就业情况仍未改善,其中32%人表示仍失业已久收入归零,16%则表示第五波疫情期间遭解雇,现靠散工兼职糊口,15%人表示开工不足。不少受访者均希望政府优化及推出新一期的临时失业支援计划,例如支援开工不足的人士及延长资助期等。

工联权委主任丘耀诚指出, 工联会近期已收到接近450宗求助个案,部分申请被拒理由更是不合情理。当中一个个案事主受雇于表列处所,2月23日被雇主通知需要停工,事主于停工30天后便申请失业援助金,惟终被拒批。其后,事主尝试致电热线了解情况,接线职员则回复指因他的公司证明停工日期为2月25日,不足连续失业或停工30日,故申请被拒。丘指出该个案停工日子前后只相差两天,认为当局应放宽处理。

饮食业总工职会权益干事招冠聪则表示,工会现时收到40宗求助个案,当中14宗更是来自同一间酒楼。招指,餐饮业界已受疫情严重打击,不少停工工友均心急申请临时失业支援金,形容该笔补助款项为他们的“救命钱”。然而,不少工友因不清楚申请流程,未在停工30日后才申请相关计划,令他们遭到拒绝,未能解燃眉之急,更有同公司同工同酬的工友出现申请失败或成功的情况。整个计划主要经网上渠道申请,程序复杂又繁琐,一些不熟悉电脑操作的申请者容易错填或漏填资料。惟现时没有上诉机制,有部分个案并没有清楚反映申请失败的原因,他形容情况犹如“不知死因”。

建议延长补交资料期限至两星期

香港美容健体专业人员总会主席许慧凤则表示,部份被拒批的工友连失败原因也未能知道,即使致电热线也无人接听,质疑计划审批及跟进的透明度不足。她亦提到,美容院已停业整整四个月,但业界其他行业不同,分别有底薪及佣金,属多劳多得的行业,加上申请入息期限的三个月正值美容业旺季,她希望有关失业前月薪不超过3万元的资格可以有条件放宽。

丘耀诚建议政府应将未能成功申请的个案重新审批,并把补交资料期限由5天延长至两星期,让错填或漏填资料的申请者能于合理的时限内补回足够的资料,亦应增设高效透明的上诉机制,让申请者能够维护自身合理权益的机会。此外,丘建议优化及推出新一期的临时失业支援计划,包括放宽失业前的月薪上限、缩短需失业不少于30天的要求、涵盖至开工不足的人士及延长资助期至最多六个月等,让有需要工友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