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出行令无家者生活雪上加霜 机构办工作坊教用智能电话
中大尤努斯社会事业中心与6间社福机构于近日发表无家者人口统计调查结果,全港无家者人数为1,532人,两年间增长18.1%;同时,政府辖下服务单位强制要求出入政府大楼人士扫描安心出行应用程式,令没有智能电话、经常出入不同政府场所等地方的无家者,生活困难重重。同时这个被遗忘的群体再度受到关注。“唔卫生”、“穷”、“吸毒”、“精神病”往往是无家者身上的标签。然而,无家者的故事与经历远较标签真实、立体。
撰文:吴兆康(注册社工、同路舍资深个案工作员)
无家人支援的更生女士
阿婷,一位中年女士,在本年4月时刚于惩教所出来,当时身上仅余下从惩教署生活时所赚到的数百元。没有家人支援的更生人士,如何可以承担到两按一上(见注一)的基本租房要求?一位女士又如何选择安全的宾馆?没有一个安身之所,她如何走出多一步?当时阿婷来到了敝机构的社区中心求助,她的一句“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好、一定会改变。”仍言犹在耳,令同事非常感动。于是阿婷正式接受敝机构的住宿服务,并透过机构同事连结,婷得到了一个酒店兼职洗碗工作的机会,却在上班时发现需要肺炎阴性检测的证明。“我不想再等,我依家就去揾地方去检测。”当天天空下着细雨,但她意志坚定,并立即到了附近的检测站排了一小时。最后她顺利地由兼职的洗碗工作重新过活,工作期间阿婷慢慢地寻找着自己梦想的工作,及后她借着经历,反思自己人生、性格及梦想。她理解到自己有一颗服务长者的心。“生命脆弱,我自己真系见过,如果系最后一段路可以有人帮佢地过得好啲,我已经好开心。”靠着坚定的信念,现在阿婷已是一位全职护理员,在一间私营安老院舍协助照顾一群长者。阿婷的坚持及成长,印证到予以爱、关怀及信任的理念,足以让无家者重投社会。
被逼离家、流落街头的婆婆
丁婆婆年过70,同事初认识她时,是她在中午时到社区中心领取饭盒。言谈间发现她已离开家中超过半年,并流落街头,亦没有申领综缓资助,当时她表示自己没有家人、没有社工协助、而且甚么都被人偷清光。当时是盛夏的6月,很难相信一位婆婆在如此状态下于后楼梯度日。在面谈期间,丁婆婆状甚疲累:“可唔可以畀个地方我训?个天口实在太热。”同工听后心如刀割,但考虑到老人的福址(健康问题、日常护理需要、日后长远跟进状况及机构拥有的社福资源考虑),同事决定带领婆婆到当区的长者服务,希望让婆婆得到适切的跟进,可是长者服务单位方面表示她属于无家的状态,认为她的最大需要是住屋问题,所以讽刺地给予我们另外两间无家者社福团体的资料,就没有了下文。丁婆婆当时汗流浃背,眼神却充满期盼,敝机构决定让她进入服务,并提供住宿、热饭、医疗等援助。在及后的辅导当中,同事了解到丁婆婆本与儿子同住联名居屋,但她表示因儿子发生冲突,最后被逼离开了家。更无奈的是,由于她持有物业,至今仍并未能申领综缓,“都唔知仲可以喺依度住到几耐。”“都唔明白点解可以咁忍心对我依个阿妈?”丁婆婆多次慨叹着未知的未来,亦对儿子充满不解。丁婆婆现在除了接受敝机构服务,亦幸有其他社福团体支援,希望让婆婆能找到一个公义及合理的晚年生活。
贫病交织的艺术家
阿Lee是一名中年男士。一年多前,他从毒品的漩涡走出来,希望重新振作,却因一次意外导致脚部骨头碎裂,再加上及后的细菌感染,他开始不良于行。可惜祸不单行,他的糖尿病病情突然加剧。贫病交织再度粉碎他求职的希望,最后他无法承受香港高昂的楼价及屋租,流落街头。阿Lee于是申请综缓,但在他找到“餐揾餐”的兼职工作后就立即主动取消援助。他坚持靠自己双手自立。“拎综缓好好听咩,可以都唔拎啦。”然而,这种社会对综缓人士的论述,让他多次挣扎。这种自立与生存的矛盾对他并无好处。在社署保障部转介下,阿Lee来到了敝机构的服务,在班组中一众同事发现到阿Lee充满艺术的一面,包括绘画、书法及钢琴等。当中同事看见每一幅作品,都感叹着:“Lee,你就系一名艺术家”。“艺术家?咪又系穷到训街。”他更大声地呐喊。阿Lee现参加中心的社区干事计划,并协助同事制作美术海报,希望慢慢地可以获得力量,增强信心并发展一番事业。
无家者是相当弱势的一群,就上述三位的故事看到,不同无家者正受着各种原因衍生的问题影响。毒品、精神问题、长期病患、家庭问题背后,更重要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楼价、更生人士支援不足、社福机构互相沟通的漏洞以及综缓被污名化等正是背后的结构性问题,而此等问题往往很容易被大众忽略。除了年龄层宽阔、多元的问题困扰外,他们往往获得的援助亦较少。难民作为是当中的一群,不容忽视。以敝机构同路舍为例,有总数大约5%的服务对象为难民,包括寻求庇护者及免遣反声明者,他们在香港没有出路、没有身份证下不能进入主流服务、不能兼职及全职工作,只靠着$1,800津贴、食物卡及$300交通津贴生活,这也是恒久以来的服务漏洞。
安心出行问题正正立体地呈现无家者的困难。然而,政府对弱势社群的取态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无家者已受到不同问题困扰,在没有完善、适切的支援及充足的咨询时间下,政府要求一众无家者自备智能电话、学习上网、寻找充电位置、登记电邮下载安心出行,学习开App等,政策最终只让无家者们在未能温饱、多元问题困扰下雪上加霜。同路舍在过去数星期积极寻求智能电话捐助,同时筹办智能电话工作坊,希望可以尽力帮助无家者,提升他们数码科技的知识,略尽绵力。最后,同路舍亦希望公众能够多了解每一位无家者,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故事(见注二),就像大众一样都期望自己的生命故事被理解与尊重一样。
注:
1. 两按一上为租住物业的基本租金。一般而言,租客首次租住,随即需要付相等于三个月的租金。
2. 同路舍 ImpactHK 主要服务对象的年龄层包括由18岁至最年长的76岁(其中数个个案更涉及儿童),除了年龄层宽阔外,被问题影响的阔度同样很大,有29.9%被毒品问题困扰、14.3%被精神病困扰、8.3%有肢体残疾、8%被赌博及酗酒问题困扰、7%有囤积行为等,同工也疲于奔命去聆听不同的需要及故事,当中很多故事未能一一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