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井盖史大揭秘 鼠疫后诞生 “圆清方浊”图案可辨雨水污水渠
布满香港街道但不太起眼的井盖,在社区中其实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除了为市民提供必需资源如水、电力、燃气及电讯网络等,也可窥探到港英时期鼠疫后政府的渠务改革。井盖覆盖沟渠,更是各管道不可划缺连接点,其独特设计亦开展了“香港制造”生铁铸工业发展的历史。有团体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井盖展》,向市民解构不同款式的井盖,揭开它们背后的故事。
摄影:卢翊铭
为期一个月的《井盖展》由南丰集团和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CACHe)合办。展览集中展示中上环区的井盖,参观者可近距离观察一系列香港不同时期及款式的井盖实物,亦能透过展览得知香港井盖铸造厂及工匠的诞生过程。而主办单位提供的小册子,更附送上环区井盖地图,鼓励参加者了解井盖历史后,亲身寻找它们的踪影。
井盖的演变和当年香港的卫生情况息息相关。香港开埠初期,西环、中上环、金钟、湾仔及铜锣湾一带的供水、排放雨水及污水设施并没有专责部门管理,只能依靠雨水冲走污物。街道上的沟渠亦没有覆盖,容易滋生及散播细菌,当时的渠道采用“雨污合流”,即雨水和污水共用同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处理,卫生情况堪虞。
鼠疫促使港英政府改革渠道
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疫症造成逾2,000人身亡。政府事后才开始为渠务作出全面改革,由旧有的“雨污合流”改为“雨污分流”,而供水及排污管道亦逐步从地上转移到地底。从此,沟渠有了井盖覆盖,亦成为各管道不可划缺的连接点。
盖面刻铸犹如“出世纸” 助工程人员辨认
井盖盖面刻铸了不同代码,原来是井盖随身带备的“出世纸”,每个井盖表面均有列明政府部门、合约编号、铸造厂、重量等资讯,颜色、形状和符号亦有特定意思,方便工程人员辨认渠管。
“大肚脐”已被拼合式方形井盖取代
而俗称“大肚脐”、以生铁铸造的方形井盖,原来在五、六十年代十分盛行。初时“大肚脐”以圆形为主,“大肚脐”旁边两个圆形,是方便工程人员打开水制。惟当局因后期发现路面不平,圆形的井盖也因太重(重达400磅)难以拿起,故后来被以两个三角形拼合的方形井盖取代,拼合式的设计能让渠务人员更易以铁撬打开井盖。
1894年后,渠道实行“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管道的输送形式处理),只要根据“圆清方浊”的原则,在外观上便能分办雨水渠和污水渠──圆圈花纹代表是清水井盖,正方形图案则属于污水井盖。
此外,井盖在救火上亦担当重要岗位。刻有“FH”(即Fire Hydrant)字眼的井盖,便是属于消防栓掣的开关,附近通常也会设有普通的水掣及消防栓,供消防员救火之用。普通水掣会长开,确保消防人员能随时取水救火。
消防栓上的颜色则代表水的种类,红色为淡水,而黄色则为咸水。有些较旧的开关井盖则会刻有“F↑H”的符号,盖中间的箭头是俗称“鸡爪唛”标记,代表此井盖由政府物料供应处直接采购。至90年代后期,物料便改由承办商自行采购。
在街上随处可见俗称“疏冷”的斜纹通孔井盖,经常与溢流堰(櫈仔)以及清理去水管道的杂物(咖哩缸)配合使用,前者有助加强去水速度,后者则用作暂存枯叶等垃圾。不过,有些旧式设计井盖因太重已停用,令部分井盖已成为历史。近年,井盖由生铁铸造改为以不锈钢制造,本土生铁铸工业亦因而逐步消失。
与社区历史之约 -《井盖展》
地点:香港中环德辅道中173号Nan Fung Place, 1/F – 2/F
日期: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
时间:上午10时至晚上8时
了解更多:https://www.popticket.hk/event/manhole-covers-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