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重建 半世纪老店打烊 巿民扫港产旧物:一口气买八条孭仔带
旧区推倒式重建,令更多老舖湮没人间。巿建局重建皇后大道西/贤居里发展计划项目,近月加紧收回多个住宅单位及街舖,有迄立区内逾半世的药材舖赶在今日(8日)清货交吉,亦有1969年起经营至今的绣庄被告知4月底前必须交吉,获不少巿民赶在搬舖前寻宝,狂扫旧式婴儿揹带、港产木棉枕及滕枕,有店主慨叹“做到好攰,搬完又搬,唔系重建就系加租,过埋今次退休咯。”
巿建局2018年3月公布开展皇后大道西/贤居里发展计划,前年中获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核准发展计划草图,涉及西营盘皇后大道西129至151号唐楼连十二连号街舖,受影响人口约90人,涉及67个业权,预计2029年前兴建189个住宅单位,并设有公众休憩用地及长者设施。
记者今日巡视大厦所见,楼上单位几近清空,门口贴上巿建局收回单位的通告,当中包括已搬迁的逾半世老字号邹健平安膏有限公司办公室,以及大量住宅单位,只有大约数户仍有人入住,门外放置波鞋及杂物,铁闸贴出可向保安索取垃圾袋的通知。
屹立半世纪药行赶交吉前清货
而位于大厦地面的店舖,部分贴出“拆楼清货”、“全店开心价”、“天然靓货无多 手快有手慢无”等告示,当中协成行药业有限公司有逾半货架已被清空,年逾七十及六十多岁的负责人卓大姐与胞妹高妹一边如常开店销售,一边交由搬运工加紧清走玻璃架及药材海味,赶在明日向巿建局人员交吉前搬走所有货物入仓,卓大姐半带玩笑称:“呢几日搬到好攰,做咗咁多年,做埋今日终于可以退休咯!”
卓大姐忆述,协成行由上一辈人于七十年代创立,专营药材批发,鼎盛时期专门转口药材至欧美华人街及本地大药行,甚至获余仁生买手青睐入货,但自内地七八年改革开放后,本土批发生意逐渐式微,加上接连被人賖数走数,“沙士𠮶阵有中药行问我拎咗成个货柜的板蓝根同金银花,跟住负责人走咗佬无影。”自此她们开始转营零售及兼营海味生意,专做街坊客。
她称店舖经历多次大厦重建及加租迫迁,06年搬至上址,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亦未有影响,反而是巿建局宣布收回大厦重建,令她们不得不结业离开,最不舍是一班老街坊,“有啲由嫲嫲帮衬到孙女长大,搬几次舖都专登过嚟呢度买。”不过她坦言年纪渐大,子女嫌辛苦不愿接手,是时候退下火线,“唔想再做咯,剩返的药材留畀自己慢慢用。”大半生辛劳,她希望晚年能够平淡是福。
绣庄收舖结业前获巿民扫旧货
“今日已经系第三次有人嚟问有无旧式婴儿揹带!”位处重建受影响范围的德华绣庄,自1969年已在现址开业,由林氏家族式经营52年,由早年打棉胎舖再辗转发展成裙褂绣庄,现时已交由女儿林小姐接手成第二代接班人,她称现址地舖连阁楼及地牢面积约二千多呎,舖内还收起父辈珍藏的织棉胎机、8台衣车及大量本土棉制品,随着本地棉花厂结业,加上旧裙褂乏人问津,现时已专注售卖港产棉花枕、旧款睡衣、藤具等家居用品,待8月搬迁至荷里活道另一间自购舖位内继续经营。
林小姐表示,自传出绣庄拆楼结业后,开始有大量收藏旧物的巿民到场扫货,有人一口气连买八条七、八十年代港产婴儿揹带,今日亦有城大学生到场买入旧藤枕及要求采访,笑言“唔到收舖一刻,都唔知咁多人爱港产古物。”舖面橱窗仍然展示一个七十年代起摆设至今的裙褂连模特儿公仔,红布已见霉烂,但金线绣出的金龙仍然栩栩如生,她慨叹“裙褂已经唔可以用,但系金线仍然用得到,可惜呢家无乜师傅接手做手工绣线,仲有边个可以咁有心机拆线留起。”
巿建局近月加紧逐步收舖,林小姐称去年已与部门人员达成协议,原定待1月23日后,以每月续租方式至8月交吉,刚好待至另一间自购舖位完约后无缝搬舖,惟巿建局突然透过律师反悔,称早前合约无效,提早要求至8月搬走。“倾好晒后突然通知我提早收舖,我唔知点解部门突然咁急,我中间有四个月系无地方卖嘢,都唔明佢哋系咪好想赶绝老舖。”她正与相关部门人员交涉,若申诉无效,无奈会将所有货物放入四十呎长柜内有待搬迁。她坦言若非自购舖位,本土绣庄及棉胎舖早已被内地平价用品取缔,“做得一时得一时,如果几十年后我仲喺度,你再嚟采访我。”一语道尽老店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