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浩望神父寒冬下政总外绝食至月底 盼争取乌干达难民母女团聚
向来关注香港难民权益的甘浩望神父在上周五(8日)开始在湾仔社会福利署总办事处外绝食,要求社署让现已被印度家庭收养的乌干达难民Alicia和其原生家庭联络。甘神父表示,过往已就事件与社署周旋达8年,并认为社署处事以“效率凌驾人情”,多年来的争取亦无果,故今日(12日)把行动升级,转到政府总部继续绝食行动。甘神父预计绝食至本月29日(即在1999年香港终审法院对居留权事件判决的22周年纪念日),并于当天向保安局、入境处、特首或其秘书处递信请愿,希望事件得到处理和回复,争取Alicia母女团聚。
甘神父指,他早于2012年认识来自非洲乌干达的难民Shifa。言谈间,Shifa向他透露她本来育有一女 Alicia,惟因社署认为她无力照顾,故由社署接收,女儿入住儿童之家。甘神父忆述,2010年Shifa诞下Alicia后,其丈夫不愿承认女儿,令Shifa当时精神状况欠佳,Shifa曾在女儿哭闹时,以非洲偏方向女儿滴酒,盼停止女儿哭闹行为。
母曾被判入狱 法庭判决剥夺其抚养权
翌日当Shifa带女儿覆诊时,医生怀疑Shifa有精神问题,以及有虐待儿童嫌疑,故把个案转介,Shifa也随即关进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约三个月,女儿由保良局暂时接收。Shifa释放后一直有探访女儿,惟2012年曾因一次没到入境处报到,被判入狱。社署以Shifa曾经犯事及无力照顾女儿为由诉诸法庭,2014年法庭判决剥夺她的抚养权。自此,Shifa亦失去探望女儿的权利。
乌干达官员曾介入事件 最后却不了了之
远在乌干达的Alicia外婆及姨姨得知事件后,便提出可以代为照顾Alicia。她们更联络乌干达外长讲述情况,外长亦于2014至2016年间积极地以电邮联络社署,当中多次表明希望Alicia可以由她的外婆抚养。惟外长在2016后被调到德国工作,社署亦暂停和当局联络,事情不了了之。
在2014年的法庭判决后,Shifa亦未能再次探访女儿Alicia。她其后被遣返至乌干达,但一直与甘神父保持联络,亦时常表示挂念女儿,希望能接回同住。甘神父一直替Shifa探访Alicia,惟在2015年时,社署突然拒绝他的探访。经过一番争取下,只能在社工陪同下,一个月探访两次。甘神父认为做法不合理,质疑社署有监视之嫌。
Alicia突被印度家庭收养
至2019年一次探访中,社署社工向他表示,Alicia将会由一个印度家庭收养,甘神父感到愕然,质疑为什么是收养而不是寄养,“收养系永远属于𠮶个家庭,同寄养唔同”。甘神父指,当时未想过这是他和Alicia最后一次见面,他忆述,Alicia曾和他透露,“你以后见唔到我,但我想见你哋”。
随后,Alicia家人曾聘请一名律师就事件写信给社署,惟对方并没有书面回复,只透过电话联络,指Alicia日后也可以和原生家庭联络,惟另一边却于两天后把Alicia送到收养家庭手上。甘神父表示对做法不能接受,透过律师向法庭提出反对收养,但他质疑社署没有将信件转交法官,导致律师无法到庭申述反对理由,最终法庭把抚养权判给收养家庭。
神父提出探望被拒 批社署以“效率凌驾人情”
印度家庭收养Alicia后,甘神父尝试向社署提出希望探访Alicia,惟社署指因收养家庭不想和他们接触为由,拒绝他的请求,亦有社署职员曾向神父说:“唔好阻住佢哋生活”。甘神父认为社署并非“以人为本”,是以“效率凌驾人情”。即使乌干达外长亦曾努力协助,但众人多年来的介入均无果。
故此,甘浩望神父决定在政府总部绝食至本月29日,预计会就事件在当日向保安局、入境处、特首或其秘书处递信请愿,助Alicia母女团聚。
现年72岁的甘浩望神父过往曾为不同议题发声绝食,当中以难民权益为主,去年为声援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CIC)被无期羁留的人士,曾进行50小时绝食行动,希望为他们争取合适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