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鸟天堂”大兴土木 塱原湿地3.42亿元工程掀关注
有“雀鸟天堂”之称的上水塱原湿地,是香港现存最大片和最完整的淡水湿地,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早年政府收回塱原湿地,并决定发展一个占地37公顷的自然生态公园。近日有市民经过塱原湿地,却发现该处已大兴土木、变成地盘,质疑政府部门为何要以“破坏湿地”的方式去“建设湿地”。
政府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之下,把塱原湿地划作一个占地37公顷的自然生态公园。根据土木工程拓展署资料,“发展塱原自然生态公园”的项目合约总价为3.24亿元,由承建商生兴––丰利联营负责,工程已于2019年12月展开,预计于2022年年底完工。不过,近日工程却引起市民关注。
市民斥荒谬:先破坏湿地再建人工湿地
日前黄先生踏单车经过上址,见到原本是湿地和农地的位置,变成了四块了无生气的水池,而旁边更是大兴土木的工程。他指,该些大型机械似在进行渠道工程,因此质疑为何一个自然生态公园的建造,是“先破坏湿地”、之后再建“人工湿地”。事件引起不少网民批评“好荒谬”,同时亦认为工程会破获原本生态。
长春社与香港观鸟会在2005年展开了“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计划”,当中包括与当地农民合作种植稻米等作物,而早年极度濒危的“禾花雀”亦有在作为补给和栖息地的稻米田上出没。翻查资料,过去两个组织已表达塱原湿地应用五个原则营运,包括:塱原在成为自然生态公园之前或后都不能有任何生态上的破坏或恶化、塱原自然生态公园必须维持现有的高度多样化农地环境、顾及和保障塱原农民的生计、实施生态友善的农地管理方法和控制游客人数,不应以大众旅游作招徕。
就近日关注塱原自然生态公园工程,在此项工程中担任独立顾问角色的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亦作出回应,他们表示,近月发现部份靠近石上河的农地,在进行清除荒田杂草工作后,并未有即时修复农田作生态保育之用,有些农田也被用作摆放建筑材料。部份农田田壆更被夷平,导致未能有效规限工程车辆及机械的行驶路线,认为情况并不理想,故即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和承办商反映、商讨及实地视察。
他们亦提出改善建议,包括日后在农地进行工程时应保留田壆,避免移除田壆上的植被;缩短每幅农地临时平整的时间,平整后将农地浸水养田,避免泥土长期外露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间设界线规限工程车的行驶路线,如需要临时扩阔部分田壆,阔度应限制在2.5米内等等。
土木工程拓展署:透过修复湿耕农地建造更多湿地
土木工程拓展署发言人回复查询时表示,该署于2019年12月展开工程合约ND/2019/03“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第一阶段 - 发展塱原自然生态公园”。根据法定环境影响评估的要求,作为新发展区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署将会把塱原核心地区约37公顷土地拓展为自然生态公园,以保护和改善重要的生态环境,并补偿因新发展区开发而造成的湿地损失。工程主要透过改善及修复现时在塱原的湿耕农地及建造更多湿地,提升生态价值。塱原自然生态公园将会划分为三个区域,包括占地约5公顷的游客区,约11公顷的农业区和约21公顷的生态区。在游客区内,署方会兴建相关园内设施,包括观鸟屋、休憩亭、户外教室、农墟及堆肥设施等。为方便农户耕种,该署亦会在公园内合适的位置建造留宿设施、小型农耕贮物设施和灌溉水道。
署方称有咨询长春社及观鸟会意见
发言人称,理解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多年来为塱原进行自然保育管理协议计划,对保护该处的生态环境经验丰富,因此自工程合约ND/2019/03展开后,署方一直咨询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的意见,并要求承建商在合适土地进行多项初步改善工程,包括除杂草、灌水、种植稻米和建造鸟岛等。此外,该署的承建商已根据合约要求提交一份塱原生境计划图,并已咨询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的意见。生境计划图主要为塱原提供多样化的生境,并透过复修或建造更多湿地生境,如沼泽、池塘及湿耕农地,增加现时塱原的湿地比率,亦会提供适当的干耕农地供农民耕作。承建商已开始按照生境计划图陆续展开相关工程。惟发言人指,在兴建塱原自然生态公园期间,承建商无可避免需要使用工程机械,强调会继续与渔护署及长春社和香港观鸟会紧密联系,并要求承建商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以避免对现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塱原自然生态公园建成后会交由渔护署管理,公园将会开放给公众参观,并设有导赏及教育活动供公众参与。公园的管理目标包括:提升塱原淡水湿地的生态价值,为水鸟、两栖动物及其他湿地物种提供觅食、栖息和繁殖的地方;透过举办教育活动,让游客认识农业与生态的关系;及让农户按公园管理计划的要求和安排,以生态友善的模式进行耕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