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邨重建停摆四年 关注组倡空置单位作过渡性房屋
大坑西邨重建胶着四年,深水埗N无人士房屋关注组,今日(11日)连同深水埗区议员谭国侨在区议会会议前请愿,要求运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大坑西邨兴建公营房屋,并在重建前使用空置单位作过渡房屋之用。有消息指政府已联络市建局,与管理大坑西邨的私人公司“香港平民屋宇公司”商讨重建事宜,深水埗区议员谭国侨认为,根据市建局以往的“战绩”,他对居民的安置安排,乃至项目建成后会否提供出租单位都不乐观。
深水埗N无人士房屋关注组一行人,手持写有“政府收回大坑西,兴建公屋最实际”横额,于深水埗区议会会议开始前到长沙湾政府合署请愿,要求政府尽快收回大坑西邨重建为公屋,并将现有空置单位用作过渡性房屋。关注组成员黄伯指,自己居于深水埗内一间约100呎的㓥房单位,计及月租连水电杂费,每月住屋开支高达3,200元,轮候公屋三年仍未有消息。而另一位成员吴先生就提到,他轮候公屋八年仍未能上楼,现时居住的120呎㓥房单位,租金竟高达6,500元一个月,“15蚊一度水,15蚊一度电,你见过未!”直言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他们希望政府应在大坑西邨重建前,将空置单位当作过渡性房屋,让㓥房户暂时迁入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呢啲屋摆喺度都系空置养老鼠,如果我哋入去住,政府又多一笔收入啦,我哋又唔使交咁多租。”关注组在2016年3月实地视察大坑西邨各楼层,发现至少174间空置单位,随着老迈的住户过身或迁出,现时的空置单位量应比4年前大幅上升。“有屋无人住,老鼠就大把地方住,住㓥房又挨贵租。”
获批4年仍未动工 居民安置未有共识
市区重建局早于2016年批准大坑西邨重建申请,计划兴建6座27至47层高的楼宇,涉及4,925个住宅单位,较现时提供的1,600个单位大增3,300个。惟负责管理大坑西邨的私人公司“香港平民屋宇公司”一直未能与居民就安置或调迁安排达成协议。深水埗区议员谭国侨质疑,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推动重建计划,“政府唔帮手嘅话,只会令重建一拖再拖。”
谭国侨今日在深水埗区议会动议,要求政府运用《土地收回条例》重建大坑西邨土地,用作百分百公营房屋发展。
有传政府早前联络市建局,研究与平民屋宇公司合作推动重建,初步倾向其中两座以“可租可买”模式安置现有居民,其余单位则以资助房屋形式出售。重建计划渐露曙光,但谭国侨则认为不乐观,“市建局成立目的系帮旧区重建,其实就系卖楼,所以成日被批评士绅化起豪宅,问题系市建局入来起楼拎去卖,点符合城规会讲有出租?呢个唔系佢职能。”
议员倡公私营合作解决
他续指,除非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有突破性措施,为大坑西邨重建订立特别的安排,例如为居民提供廉租安置,否则根据市建局一向的旧区重建策略,势难和居民达成共识。“到今天有无人话到畀我听,市建局系会做业主出租?无嘛,反而房协或者其他机构有。政府本身系咪唔愿意落水,是但揾啲同房屋有关嘅机构出来?”谭国侨指出,就算市建局入场参与重建,亦要靠房委会预留公屋单位,安置受重建项目影响的住户,反问政府为何不参考去年土地大辩论的建议,采用公私营合作模式,先安置第一批居民,再在原址重建公营房屋。
大坑西邨前身为寮屋区,1953年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后,香港政府在1961年以特惠地价批出土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兴建大坑西邨,用以安置受大火影响的居民。大坑西邨为香港仅存的私人廉租屋邨,而非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者香港房屋协会兴建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