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药物资助机制现缺口 病人难准时服药 为省药费需拖针

撰文: 黄文轩
出版:更新:

阿康患有白赛氏症及罕见病葡萄膜炎,他双眼因长期服药,令眼压过高,眼球在两年间动了30多次手术,现时只剩下两成视神经。他想定时用药控制病情,可是在现时药费分担机制下,他无法领足医生处方的药物数量,只能每月领药一次。如遇上公众假期药房休息,结果只能延迟几日用药。他极担心因此影响病情,随时失明。另一位患有强直性脊椎炎的阿勤,他的爸爸患有同一种病,亦曾因无法负担昂贵药费,不得不减少用药,顶着痛症工作。
2019年,政府检讨药费分担机制,整体对病人的药物资助额提高约四成。不过罕见病联盟去年至今年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机制改善后,仍有不少缺乏人性化规定,其中之一是病人领药过程繁复,随时延误治疗过程。
摄影:黄舒慧

这天相约阿康在尖沙咀钟楼旁的树荫下做访问。下午时分烈日当空,面前的阿康顶着太阳。他用手挡一挡红肿的双眼,问坐在对面的记者可否与他调位,“我对光比较敏感。”他说。

阿康今年28岁。11年前,一日他突然眼冒白烟,“好似落巴士眼镜起雾。”(黄舒慧摄)

服类固醇十年 身体机能如90岁

阿康今年28岁。11年前的一日,他突然眼冒白烟。他跑去门诊看病,医院当日立即转介他到专科,医生看了一眼,只抛下一句话:“你这个病没有十年都医不好。”阿康随后确诊“白赛氏症候群”,从此他人生被改写。白赛氏症引发身体诸多炎症,疼痛难耐,其中包括罕见病“葡萄膜炎”——眼球内组织发炎。阿康多年来须靠类固醇治疗,惟长期服药下,他身体多处出现问题:骨质疏松、血压高、气管薄,近期更引发哮喘,“医生说我身体犹如90多岁的老伯一样。”

他双眼因长期服药而令眼压过高,两年间眼球动了30多次手术,现时只剩下两成视神经,“如果连这两成都没有了,我随时失明。”阿康身体状况每下愈况,多年前,医生建议他注射专治葡萄膜炎的药物“生物制剂”控制病情,但每支索价约1.5万元。

下午时分烈日当空,坐面前的阿康正面对着太阳。他用手挡一挡红肿的双眼,问坐在对面的记者可否与他调位,“我对光比较敏感。”他说。(黄舒慧摄)

两年花约40万购药 七旬父为赚药费不敢停工

用药后,阿康感到身体状况稳定。不过由于当年药物未被纳入“自资购买医疗项目”,他须自付药费,两年药费累积下来达40万。父母为了替他支付药费散尽钱财,一家三口的户口只剩下几万元,“我家算是穷,爸爸现在差不多70岁,还要做地盘,不能停下工作。”

医管局向有需要病人主要提供两类的经济援助,分别是撒玛利亚基金及关爱基金。撒玛利亚基金为病人提供援助以应付一些“自资购买医疗项目”或新科技的费用,但超出医管局资助范围的昂贵自费药物或不属安全网范围内,病人需自行承担药物费用;至于关爱基金则为未被纳入社会安全网的病人提供援助。撒玛利亚基金或关爱基金医疗援助项目经济审查机制自2019年起优化机制,如未婚病人由连父母资产计算,改成当一人家庭计算,整体药物资助额提高约四成。

阿康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为了减轻眼部发炎征状,他需随身带备不同眼药水。(黄舒慧摄)

机制下须分开领取药物 病人忧延误治疗

去年,生物制剂被纳入葡萄膜炎病人的药物资助范围,阿康获得全额资助。理应放下心头大石的他,却依然不安心。全因资助规定,病人最多每次只能领取一个月的药物数量;换言之,如医生向病人处方了四个月的药物数量,病人还是需要每个月到药房一趟,以领取该月的药物。阿康感到极疑惑,“每领一次药要特地请假,如果当日碰巧是红日,就要延迟几日先有药。”他说,“正常食药都要准时啦,这样是否搞死病人?”

受机制局限的,还有阿勤一家。5年前,阿勤因左边盘骨疼痛求医,其后确诊遗传自爸爸的“强直性脊椎炎”。严重时甚至无法动弹,只能躺在床上一整天。医治强直性脊椎炎的生物制剂每支针索价约7,500元,一年下来动辄花费十万。阿勤目前在医管局任职,可获全额资助药费,但阿勤爸爸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阿勤爸爸多年前曾申请药物经济援助,惟当时医疗援助项目经济审查机制门槛仍高,他一年只获批3,000多元资助,阿勤大叹,“连一支针都买不到。”

今年31岁的阿勤,5年前因左边盘骨疼痛而求医,其后确诊遗传自爸爸的“强直性脊椎炎”。(黄舒慧摄)

无法一次过出资药费 病人须减药忍痛

政府自去年起降低药物经济审查门槛,阿勤爸爸获提高资助额,每年只需自资约1.5万元,余下部分由基金承担。 不过阿勤说,“机制规定要先付清自资的1.5万元,政府才付余下的药费,不能与政府每月平均支付。”一次过付清药费的规定,对于家中有两名强直性脊椎炎病人来说,仍是庞大重担。“家中真的付不起这笔药费,要分开支付,医院因为我们没有支付全额,继而折衷地给药。本来应该2个星期打一针,现时爸爸就变了3、4个星期才打一针。(俗称拖针)”从事的士司机的爸爸,有时痛症发作,无奈下只好停工。

医治强直性脊椎炎的生物制剂每支索价7,500元,一年下来动辄花费10万。(黄舒慧摄)

罕见病联盟:机制仍欠人性化

罕见病联盟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间,访问了13位去年成功申请药物资助的患者。调查发现,纵使政府在2019年检讨了药费分担机制,但机制仍欠人性化。

罕见疾病联盟倡议及传讯主任赖家卫指,在现行共付药费机制下,病人需先付清其承担比例的全数药费,余下部分才由政府资助,病人或会因一次过支付巨额药费,而令现金周转出现困难,故会选择“拖针”(即减少支付每月自资药费以领取较少药物,拖延用药时间)。赖家卫认为,延迟用药会影响病人生活质素,建议政府跟病人同期支付药费,避免病人一下子承担巨大财政压力,“因付不起药费而要拖针完全不理想。病人逼于无奈下只能买少药,拖长治疗期,其实与医生的医疗判断背道而驰。”

另外,赖家卫亦表示,每个月领一次药的做法,令病人费时失事,他建议政府及医管局能以人性化角度向病人提供协助之余,亦尽快向病人及药房提供清晰指引,供公众了解基金的实际运作情况,保障病人生活质素,“政府的确有改善罕见病病人的待遇,但如果一些枝节位做得不好,对病人权利来说亦是一种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