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超市】慈云山马鞍山“本湾水产” 下间分店或落户屯门
大集团入主、旧式街市相继翻新,街市的模式经营在近十年变了样,而近日再有异军突起。马鞍山耀安街市翻新半年,本月上旬重开后,蜕变成无现金交易超市“本湾水产”,完全不接受现金,只用八达通、信用卡及其他电子支付方式进行交易,模式尚未为港人所习惯,但马鞍山的无现金交易超市,并非全港首间以此方式营运的商户,亦非最后一间。记者翻查资料,发现拥“本湾水产”品牌公司,接下来亦打算在屯门区开设第三间相关商舖。
近日引起热议的无现金交易超市“本湾水产”,以智能零售模式打造“全新概念超市”,场内只接受八达通、Visa、Master、Wechat Pay、Alipay及其他电子支付方式,据其官网介绍,此营运方式有助减少排队,令市民能够快速购物。
“本湾水产”的名字令人既感到陌生,又觉得熟悉,和建华集团早年翻新小西湾街市后,改名的“本湾市场”相似,而该街市内售卖水产的区域,亦名“本湾水产”。翻查资料,“本湾水产”品牌所属的玛雷有限公司,董事为张奇锋及叶铭钊,两人同时为建华集团的董事,可见其和建华有所关联。而另一间同样由张奇锋出任董事的科鲁鲁新零售有限公司,除了就慈云山中心的“本湾水产”作出商业登记外,同时亦拥位于顺天、华明及宝林,建华旗下品牌“香港街市”的登记。
除了慈云山中心和马鞍山耀安邨外,玛雷有限公司亦已就屯门兆禧苑的商场一楼的舖位,作出业务名称同为“本湾水产”的商业登记,并于去年底在网上,就上址的新超市业务刊登广告,招募员工。
长者付费需职员解释流程
号称是全港首间无现金交易超市,为去年10月开幕、位于慈云山中心2楼的“本湾水产”。开业近三个月,记者中午曾到场视察,发现半小时内超市人流并不多,有不少客人,尤其老人家付钱时均需收银职员协助及解释,付费过程并不流畅;相反,位于商场一楼、同是建华旗下品牌“香港街市”传统街市慈云山市场则人流不断,非常热闹。场内询问处亦设八达通增值服务,虽然有长者表示不太习惯,但有负责为客人结帐的职员指,长者顾客结帐时只需职员多提两句,但年轻人“一讲就识”,客人对付款方式“大致上都没有疑问”。
顾客称货品选择少影响人流
顾客乔小姐表示,不太喜欢其他电子支付方式,觉得使用八达通消费较好:“即使去超市,我也不用现金,太多毫子很麻烦,用八达通不需找续。”她坦言,自己于该超市首次购物时,亦和不少人一样,不知道该在机器的甚么位置“拍卡”,“它不像其他商店,机器上没有标明八达通的图案。”对于超市内人流不多,乔小姐认为是因其选择较少,当中不少货品亦可于其他大型超市购买,又认为设供食客进食的用餐区浪费空间:“这里以前也是街市,现在整个街市都要逼在一楼。”光顾超市内熟食的卓先生、卓太指,使用点餐机下单并付款,就可安坐用餐区等候食物。二人指其他食肆都有设置类似的点餐机,故认为用惯了就没有问题。
事实上,近年已有食肆、快餐店维持收付现金的收银处外,亦有设置供顾客使用电子支付的自助下单机。虽然完全不收取现金、只接受电子支付的营商方式在香港虽不常见,但亦非首例。去年9月,香港大学已向学生公布,校园膳食服务重组后,新开的餐厅不会接受现金,需使用八达通、Visa、Master及其他电子支付方式付款,而这种表明不收取现金的方式,并无触犯任何法例。
早于2010年,时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就议员对法定货币的质询,向立法会提交书面回复时已指出,根据《法定货币纸币发行条例》及《硬币条例》所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均为香港的法定货币,是一种有效和合法的支付媒介,惟在任何商业交易中,交易双方均可自行决定交易条款,包括决定使用何等支付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