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健共融】残厕通道窄兼摆满杂物 元朗无障碍设施变“有障碍”

撰文: 区礼城
出版:更新:

为便利市民,政府于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的公私营的无障碍设施,惟市民对部分设施仍表不满。元朗区议会与香港伤残青年协会,就元朗区内超过125个公私营设施作出调查,共巡查2,604个巡查项目,了解相关设施是否适合残障人士使用。结果显示,当中有22.8%,共593个的公私营设施被定为不满意,更发现不少无障碍设施因为不理解无障碍概念,而变得“有障碍”。

调查人员在2018年6月至10月期间,巡查元朗区内的街道、进出口、询问处、升降机、残疾人士洗手间及围村等地的公私营设施,当中2,011个项目被定为满意,占总数的77.2%;而593个项目被评定不满意,占总数的22.8%,当中有8.2%评为“有改善空间”,有14.6%评为“难以使用”。

在无障碍通道上一隅放上了一个垃圾箱,轮椅距离垃圾箱不足一个身位,残疾人士难以通过。(资料图片)

调查发现,接近三成的进出口、升降机及残疾人士洗手间欠清晰指示;超过三成询问处或服务柜台及升降机等主要设施欠引路径;超过一半残疾人士洗手间的大门前欠点字牌,其中全部体育馆及运动场洗手间内的淋浴间未设有浴帘;超过九成乡郊地区的公厕并没有残疾人士洗手间。

报告建议,查询柜台桌下应设不低于 680 毫米高,及要有400 至 600毫米深的空间,让轮椅使用者易于停泊。(元朗无障碍设施调查2018)

元朗区议会建立安全社区工作小组主席袁敏儿认为,报告显示元朗区内的无障碍设施有77.2%评为满意,认为元朗区无障碍设施大致上没有太大问题。她指出,曾收到残疾人士因进出通道被垃圾桶和杂物阻塞、斜道没有扶手、地下没有防滑线及伤残厕所摆满杂物等投诉,“我一收到通知就会立刻去信相关部门,例如YOHO MALL、食环署或其他地产商,幸好大部分投诉都会改善。”

报告建议,于扶手末端增设凸字方向标志,为视障人士指引方向。(元朗无障碍设施调查2018)

她表示除了在硬件上的不足,在软件上需改进的空间更大,因周遭的人对残疾人士的需求认识不足,为残疾人士带来不便,更可能令他们蒙受不必要的伤害。她举例指,例如门下放置一个门塞挡门器,健全人士可以轻松用脚踢开或弯腰捡起,但轮椅使用者却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将门推开。她指,伤残厕所摆满杂物也是个别性问题,员工的培训不足才是令无障碍设施变成 “有障碍”。

她建议,相关部门和公司在设置或改动无障碍设施时,应同时改善软件,包括增加前线人员的培训,内容应涵盖对残疾人士的态度及了解不同程度残疾人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