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出没】野猪入市区揾食 投诉个案急增 与市民喂饲有关

撰文: 黄桂桂
出版:更新:

野猪伤人案偶有发生,上月更有野猪冲入慈云山富山邨,撞伤两名途人。渔护处公布2011至2017年的野猪投诉个案,发现自2017年停止狩猎行动后,有关野猪的投诉个案急增至738宗。渔护署表示,停止狩猎是出于安全及效率考虑,又认为野猪经常出没与市民喂饲及户外垃圾息息相关。

2011至2017年的野猪投诉个案。(渔护署)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公布2011至2017年的野猪投诉个案,发现有关野猪出没、拯救及滋扰报告逐年递增,由2011年的225宗增至2016年的583宗,到2017年更达738宗,数量为2011年的2.7倍。当中造成滋扰的诱因,市民喂饲占44%,其次为户外垃圾,占34%,而农作物及草地植物则分别占16%及6%。

野猪滋扰个案的食物诱因。(渔护署)
渔护处自2017年起暂停野猪狩猎行动。(渔护署)

渔护署以往处理野猪滋扰的策略都是由两队民间狩猎队进行狩猎,惟自2017年起,渔护署暂停野猪狩猎行动。渔护署表示,以往狩猎行动曾受到个别团体干扰,使狩猎队难以安全地进行狩猎,另外不少野猪出没的地方靠近民居或公众地方,令狩猎行动百上加斤。暂停狩猎也出于效率考虑,渔护署解释每次行动平均猎到少于一只野猪,例如2016年共进行了61次狩猎行动,但猎获的野猪数目只有45只;2012年的101次狩猎行动中,只猎获44只野猪,即每两次行动才能猎到一只。

随著野猪走入社区的投诉愈来愈多,渔护署于2017年10月起于南区进行“野猪避孕及搬迁先导计划”,共进行19次行动,捕获71只野猪,当中有17只接受避孕疫苗、4只接受绝育手术、53只搬到偏远郊野地区。

“野猪避孕及搬迁先导计划”在南区的行动详情。(渔护署)

至于未来处理野猪滋扰的管理策略,渔护署指除会继续进行避孕及搬迁工作外,亦会在郊野公园内以红外线自动相机作基线调查,及以全球定位系统研究野猪的活动模式,以估计香港野猪种群的数目;亦会成立处理野猪滋扰的专责小队以提高处理效率;进行顾问研究改善垃圾收集设施的计设,减少野猪在公众地方的食物来源;并推“精明管理计划”,提高市民对“不要喂饲野生动物”的意识。

(资料图片/林振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