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记者访问长者制成广播剧 主办人:想小朋友从小了解历史

撰文: 徐嘉莼
出版:更新:

原来旧时公屋没有厨房?原来旧时屋邨居民会在中秋节举行“蜡烛比赛”?这些一点一滴的往事其实反映了香港旧时的生活面貌,但单靠历史文献很难完全保存下来,如果上一代人不说,下一代人不问,可能就会被遗忘。
最近,有大学生组织了一班长者和小学生合作,透过口述历史方式,纪录1960、70年代石硖尾邨的生活面貌,并制作成广播剧,她们为的是要将历史有效传承下去。

石硖尾旧邨是香港第一代公共房屋,在该处居住过的长者经历过多个时期的生活面貌,也有着比较强的邻里网络。亦因为其H字型的公屋设计,令那时的邻里关系较现在紧密。例如,在1960、70年代,石硖尾邨街坊会在中秋节举行“蜡烛比赛”,隔著中间走廊,两边的街坊会向挑战对面的街坊,各自排列出不同蜡烛阵型、图案,看看哪一边比较漂亮。又例如,以往公屋没有厨房设备,家家户户要在走廊借用炉头煮食,当时的小朋友要负责将𩠌菜从走廊捧到单位内,但小朋友没有太大力气,会将𩠌菜放入胶兜内,再放在地下、慢慢拖回家,稍一不慎,就会把𩠌菜打翻,当日的晚饭就泡汤了。

石硖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硕果仅存的“H”形6层徙置大厦。屋邨期后重建,其中一座美荷楼获保留。﹝“美荷楼生活馆”Facebook图片/高添强先生拍摄﹞

小朋友访问长者 纪录旧时历史

这些新生一代未必听过的往事,并不是从网上资料或历史文献翻查出来,而是由一班小学生透过访问长者得知。

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的学生在其毕业必修课程中,须完成一个社创计划﹝Social Project﹞。今年其中五位来自文化管理、专业会计、 环球经济与金融及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的四年级学生杨静瑶、韦慧芝、刘珈余、余宝欣、钟芯豫,选择以口述历史、跨代共融方式,招募了26位小学生,以小记者身份访问四位曾居住在石硖尾邨的长者,纪录1960、70年代的生活面貌,兼制作成广播剧演出。

访问完不代表计划终结。长者及小朋友会按访问的内容,共同创作三套广播剧,主题围绕长者在石硖尾邨的童年趣事、艰辛奋斗历史及如何庆祝节日。他们即将会在11月18日举行一场广播剧公开演出及分享会,呈现成果。届时小朋友和长者会在布幕后即场讲述不同对白、模仿声效,再现旧日场景与氛围。

从小启发 历史建筑唔畀拆  

“喺长者口中听到好多香港以前嘅故事,但呢啲嘢冇系统保存落来。”其中两位接受访问的学生钟芯豫及杨静瑶表示,当初选择以文化历史作为社创计划的主题,因为她们留意到,相较环保、扶贫议题,社会上较少人关注保育,“很多人认为不关自己事。”

香港历史保育问题一直为人诟病,中环皇后码头及湾仔同德大押先后被拆,前身是“囍帖街”的利东街经活化后,又被批过分商业化、士绅化;动漫基地(现为茂萝街7号)又疑因经营不善而结束营业;旧建筑拆得就拆,即使旧建筑被保存下来,亦会被新发展商改头换面,建筑物背后文化则随之而消失。她们认为,社区历史及精神很容易被人遗忘,有感在现行社会下始乎仍未有有效的保育对策。

要将社区生活面貌、人文精神传承至下一代,她们认为最好方法是连结长者及小朋友,让更多的小朋友从小有意识、有好奇心了解历史,才能推动政府加强保育历史,“当所有人都抱住囍帖街拆咗咪仲好嘅心态时,政府做咩都无可厚非,所以要由最根本、由最细𠮶时去启发佢哋,令宝贵历史先可以传承。”

五位大学生希望为社会带来改变,打算将计划持续运作下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望长远持续运作计划

计划本身只是一份毕业作品,五位女生却有着远景。她们认为计划有发展空间,希望可以持续运作下去,“唔希望只系一个功课,希望继续为社会带来少少的影响。”她们打算申请社创基金,长远来说,招募更多中大学生及不同小学参加,访问不同地区的居民,纪录更多即将被遗忘的历史。

活动详情:
“口约缘荷”广播剧社区放映会
日期:2018年11月18日
时间:15:00-17:30
地点:深水埗巴域街70号石硖尾邨41座美荷楼多用途室
费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