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路乍湾海滨长廊噪音扰民 区议员:愿景带动管理模式难介入处理

撰文: 曾凤婷
出版:更新:

位于坚尼地城海旁的卑路乍湾海滨长廊自两年前开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除了结伴到场“打卡”,亦吸引不少踩板人士练习。然而,近日有附近居民却表示长期受到该处的噪音滋扰,由于持续到深夜,影响居民日常作息。
当区区议员彭家浩表示,该地属于愿景带动管理模式,与以往由康文署管理的方法不同,又指过往曾联同政府相关部门巡视,反映问题,当局派出管理员及在场内增加告示,提醒使用者控制声浪,但情况未有改善。南区区议员司马文则认为,政府在发展公共空间时,需要考虑不同持份者的需要,亦要适时调整管理模式。

位于坚尼地城海旁的卑路乍湾海滨长廊自两年前开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除了结伴到场“打卡”,亦吸引不少踩板人士练习。(张浩维摄)
+7

最高峰30多名板友同场踩板

中西区区议员彭家浩指,近月接到至少有超过10名居民投诉指,卑路乍湾海滨长廊晚上至深夜频频传出噪音,严重影响坚尼地城海傍一带如华宝大厦、海怡花园、翡翠阁的居民作息。他透露,过往有居民试过报警求助,惟因场地属愿景带动管理模式,即以开放式设计及可持续的地方管理,以最少规则方便市民更自由地活动,故难以介入处理噪音问题。有居民向他反映,每晚自7时起,便开始有滑板使用者前往海滨长廊踩板,至晚上9时开始多人聚集,活动持续至深夜3至4时,最高峰有30多名板友同场踩板,发出声浪扰人清梦。

中西区区议员彭家浩指,近月接到至少有超过10名居民投诉指,卑路乍湾海滨长廊晚上至深夜频频传出噪音,严重影响坚尼地城海傍一带如华宝大厦、海怡花园、翡翠阁的居民作息。(资料图片)

彭家浩指,过往曾与相关部门如发展局、民政事务署及康文署职员到该处视察,“其实佢哋都知有呢个问题,之后都有叫啲管理员帮手沟通提醒,有喺场地加告示,叫佢哋要控制声浪,但成效低,噪音问题持续”。彭家浩于本月初再次向发展局询问,噪音问题可用什么方法处理,惟至现时尚未收到回复。

呼吁场地使用者自律

对于愿景带动管理模式,彭家浩认为让市民有更多自由度使用场地是一件好事,但海滨长廊有人经过时,难免会发生噪音问题,令附近居民受罪,“唔单单系板友,可能放狗、踩单车都会造成类似嘅问题”。他认为教育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法,例如呼吁市民要自律,在不打扰其他人下使用场地。

南区区议员司马文亦希望不同的公共空间可以共存,建议政府发展公共空间时,除了考虑小童及长者使用外,亦要兼顾到年轻人及运动人士的需要,因为他们也是公共空间的用家。(张浩维摄)

彭家浩提到,曾思考过在场内兴建隔音屏设施,但会与开放海滨长廊的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通风及景观,亦未能评估隔音屏对附近的高楼大厦是否有效。他认为,噪音问题与土地规划有关,因现时中西区内并没有康文署辖下的正规板场,建议政府可考虑在一些远离民居的地方兴建板场,也不需要局限于室内,一些高楼底的室内场亦可作为考虑之列,而思考如何管理海滨长廊则属最后的手段。

司马文倡分割场地由不同部门及社群组织协助管理

南区区议员司马文则认为需要调整海滨长廊的管理模式。他指,如把场地交由康文署管理,基于《游乐场条例》下会出现诸多限制,例如不能进行踏单车、滑板及钓鱼等活动,但又不能把海滨长廊当行人路般交予路政署管理,故需要开发一个新的模式,例如把地方分割由不同部门及社群组织协助管理,他举例指,卑路乍湾海滨长廊部分割槽域可保留由发展局/海港办事处管理,部分则可出租予社会组织(NGO),而维护和清洁工作可外判给康文署负责。

倡在东边街北休憩用地建板场减噪音影响

司马文建议政府考虑使用西营盘东边街北休憩用地,除了兴建一段用地作为连贯海滨长廊外,亦应加入适合年轻人及板友的设计。他认为该处远离居民,适合作为板场,相信带来的影响较少。司马文亦希望不同的公共空间可以共存,建议政府发展公共空间时,除了考虑小童及长者使用外,亦要兼顾到年轻人及运动人士的需要,因为他们也是公共空间的用家。

警务处回复查询指,于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期间, 先后接获5宗发生于卑路乍湾海滨长廊的个别噪音投诉。一般而言,当警方接获噪音投诉后,会派员到场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劝喻/警告,或考虑引用香港法例第400章《噪音管制条例》执法。警方指,会继续就接获的噪音投诉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

环保署则表示,卑路乍湾海滨长廊一带属公众地方,上址发出的噪音受《噪音管制条例》第4及第5条所管制,并由警方负责执法。署方在过去半年共收到2宗有关卑路乍湾海滨长廊的噪音投诉。署方已就个案回复投诉人,如他们再受到上址发出的噪音滋扰,可致电附近警署,要求警方提供协助。

发展局:3月23起晚上11至早上九点禁止噪音活动

发展局回复指,卑路乍湾海滨休憩用地采用有别于一般休憩用地的场地管理模式,以较大弹性和相对自由的安排,为市民提供一个可容纳更多活动的“海滨共享空间”。用地二十四小时向公众开放,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包括发展局海港办事处、中西区民政事务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等。由于用地的设计和管理模式属实验性质,部门会不时进行实地视察,并适时因应实际情况而作出调整。

康文署在过去半年共收到4宗涉及卑路乍湾海滨休憩用地噪音问题的意见。收到市民的意见后,康文署便与相关部门商讨及跟进。根据“海滨共享空间”的营运经验,及考虑到附近居民对晚上噪音的关注以及社交距离的需要,由2022年3月23日起,卑路乍湾海滨休憩用地将于晚上11点至早上9点期间,禁止所有产生噪音的活动(包括滑板),直至另行通知;日间的安排则维持不变。部门早前已在用地张贴告示,并于午夜后到场向市民讲解新安排。署方亦已就新安排与西区警区沟通,邀请他们多加巡逻,以便在有需要时介入和采取执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