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士丹顿街活化完成重现旧日足迹 市建局邀营运者管理共居项目
市建局近年多次推展中环旧区重建项目,其中永利街/士丹顿街重建项目亦饱受争议,惟最终市建局终放弃大规模重建方案,改为活化唐楼群。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今日(26日)撰写网志,指项目内位于士丹顿街和华贤坊西的九幢楼宇已完成复修,将引入“共居”计划并短期内招标邀请营运机构管理。
士丹顿街/永利街重建项目早于市建局前身的土发公司年代已开展,但及后因社会对保育旧楼声音日涨,加上电影《岁月神偷》叫好叫座,市建局多年前已宣布保育其中永利街地盘的唐楼群,其后亦因应社区人士反对,保育项目内余下的唐楼。
韦志成在网志表示,经过接近两年的施工,活化工程已经完成。市建局将在短期内为“共居”项目的营运者进行招标,以物色具经验和能力的机构合作伙伴,与市建局共同管理和营运建筑群,首阶段为期五年。
计划渉38个共居单位 共用厨厕
他又介绍活化后的情况,各层住宅单位将重新布局,改划成38个不同大小的单人或双人“共居”单位。视乎各楼层的实际面积和结构梁柱的位置和分布,每楼层大约设有两至三个单位,每个单位的空间足够摆放床铺和日常家具,而每层设有共用厕所、浴室和厨房,让该层单位的居民使用。
而市建局团队亦进行一系列改造重设工程,包括增设水缸、更换排水系统,接驳光纤网络以及加装电压较高和电流更为稳定的三相电源,以应付每层单位安装冷气、热水炉、电炉、洗衣机和网络装置等所带来的电力需要;同时,亦加装公用设施管理系统,协助物业管理人员监控公用设施的使用状况,提升日后楼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工作效率。
重现“上海批荡” 展示老店“宝宾茶室”招牌
韦志成又说,特意拨出三个地方,翻新成两个社区共享空间,方便居民举办不同活动。其中,在获评为历史建筑的士丹顿街88号,一楼的单位改造成以“唐楼体验”为主题的共享空间,并保育原址唐楼外、内不同的建筑特征元素,包括昔日以传统“上海批荡”工艺方式、展示老店“宝宾茶室”店名的外墙饰面、楼梯以及室内的红砖墙身和花纹地砖等。
至于分散在不同单位内一些状况较为完好的建筑部件,例如木制窗户、门框和木门拱和木折门等,韦志成指保育团队亦将有关原装部件小心拆下,安排承办商搜寻合适的零件,尽量按照原来面貌修复,再把它们重置并融入到“唐楼体验”空间内,让访客日后可近距离观赏旧唐楼的建筑工艺,亦更能配合“知识共聚”、传承历史这个社区愿景。
引入报章印刷元素
至于由华贤坊西6-8号两个面积逾400平方呎的地下相连单位组成的“社区客厅”,日后交予营运机构管理,成为一个街坊的聚脚点。由于其中一幢唐楼的前身,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报纸、华侨日报创办人岑维休的旧居,故亦有将印刷业及报业文化纳入设计中,在为九幢楼宇的外墙美化时,采用黑白、单色和彩色的主题设计,象征印刷业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并按楼宇落成时间的先后次序,在楼宇内、外将这个演变表达出来。建筑师团队亦委聘画家,以报章编采、印刷和发行等不同工序作元素,在楼宇内楼梯的墙身绘制壁画,进一步彰显地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