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逝世|卫斯理之名源自大坑 村内曾接收难民 用地闲置逾18年
一代香港才子倪匡周日(3日)逝世,终年87岁,其著名科幻小说系列《卫斯理》脍炙人口,至今仍有不少书迷津津乐道。“卫斯理”一角的灵感来自位于铜锣湾大坑村的卫斯理村,早年用来安置难民,并有学校、医务所及卫斯理堂等社区设施,至80年代因应教友流失,1988年正式结束卫斯理堂,两年后被拆卸,现时村内的平房石屋亦已被清拆,用地交还政府,并闲置至今。现时只有营舍尚算完整保留,惟多年来因斜坡维修费用高昂,一直未有社区团体有能力租用。
知名作家倪匡叫好叫座的经典作品《卫斯理》系列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及广播剧,他曾透露“卫斯理”一名源于他一次乘车经过大坑,见到名为“卫斯理村”的门牌,觉得颇有洋人味道,适合洋化题材,便顺手拈来,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
村内曾有学校、医务所及教堂
“卫斯理村”属于扫杆埔徙置区一部分,由卫理公会1955年筹建及负责具体村务,是香港第一条平房村(Cottage Resettlement Area),以会祖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命名,用作安置部分石硖尾大火的灾民。卫斯理村建有80个平房单位,每列平房由两个单位组成,全村可容纳500人居住。村内亦设有一所名为卫斯理堂的教堂,亦兼办幼稚园及小学、医务所、制品公司、社交中心等社区设施,致力改善村民生活,亦服务了附近木屋区的村民。
卫斯理堂于1990年被清拆
卫斯理堂高峰期教友人数多达347人。惟至六、七十年代,由于不少卫斯理堂教友被安置到其他地方,村民亦陆续迁离,卫理公会开始在村内建设卫斯理营舍,供教会租用作退修场地,卫斯理堂开始进入衰退期。在八十年代,循道卫理联合教会议决将卫斯理堂改为聚会点,至1988年正式结束卫斯理堂,两年后清拆。此外,由于扫杆埔的山坡地势局限卫斯理村的发展,营舍业务亦发展得不理想,最终会方将土地交回特区政府,用地闲置至今。
斜坡维修费高达千万元 社区团体难负担
现时卫斯理村的平房石屋已被清拆,而位于绿化带的卫斯理营舍虽原定于2004年清拆,惟因应区议会要求保留,翌年2月18日的区议会会议上,曾与地政总署商讨以短期租约方式,将营舍出租予社区团体使用。
营舍虽然完整,但也变得残旧,钢筋外露,如需发展,使用者亦须负责斜坡维修保养等问题,费用可高达千万元,加上营舍位于200多级阶梯之上,亦需考虑无障碍设施等问题。该处有三幢已建好的大楼可用作饭堂、礼堂及可容纳睡床的房间,至于交通方面亦有小巴及巴士可达。前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曾争取活化营舍及改划土地用途,希望卫斯理营舍可租予文艺团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