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倡设基金助使用闲置土地 卫斯理小说命名地有望重生?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香港寸金尺土,政府经常觅地建屋,但事实上本港有不少闲置校舍及土地,包括上世纪50年代因安置灾民而设的铜锣湾大坑卫斯理营舍、大埔下黄宜坳村前鱼类统营处小学和大围的沙田田心公立学校原址。立法会议员邝俊宇联同文化同行等人早前曾与发展局到上述三地点视察,他们期望将有关地点给不同艺文团体申请使用。他们倡议政府拨款约3亿元,让不同团体申请使用闲置土地。

上世纪50年代因安置灾民的铜锣湾大坑卫斯理营舍,有立法会议员希望将有关地点给不同艺文团体申请使用。(欧嘉乐摄)

昐将大埔废校再作生态艺术村

立法会议员邝俊字去年底与“文化同行”及“习惯x自然”合作,曾与发展局曾就工厦政策、闲置土地、艺术文化空间等议题交流,并与发展局代表,包括地政处及建筑署等部门人员视察大埔前鱼类统营处小学、大坑道卫斯理营舍及沙田田心公立学校三址,并在视察后去信申请租用。

文化同行成员杨雪盈表示,选择上述三址主要是因为三地面积较大、相对其他闲置地方近市区;而其中占地近2万呎的大埔前鱼类统营处小学之建筑状况最为良好,有望发展成类似土瓜湾牛棚艺术村的“生态艺术村”。

她解释,大埔选址的土地用途毋须改划已可作文化用途,该处有8至10个(每个约500尺)的课室及一个礼堂,相信可给予8至10个文艺团体使用,作为铸铜、小型雕塑、陶瓷木工的工作室,并加入社区种植的元素。

他们倡议艺术村由文化同行、进驻租户、业界范畴及邻近居民代表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而董事会辖下的工作小组则负责场地日常行政、推广等工作。

1957年1月,卫理公会在扫杆埔卫斯理村兴建一所新的福利中心。(政府图片)
+2

倡活化卫斯理营舍 供文艺团体优先使用

至于位于港岛区的卫斯理营舍,虽然有钢筋外露、使用者须负责斜坡维修保养的费用,以及有二百多级阶梯,须考虑无障碍设施等问题,但身兼作家的邝俊宇指出,卫斯理村曾用作安置部份石硖尾大火的灾民,历史悠久,更启发到著名作家倪匡为其小说主角命名“卫斯理”,形容该村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加上整体营舍完整,亦有小巴及巴士可达,希望政府考虑批准及资助给予艺文团体使用。

杨称,卫斯理营舍属绿化带,但该处有三幢已建好的大楼,可用作饭堂、礼堂及可容纳睡床的房间,她直言,“香港不少人想从事艺术创作,但无地方,而卫斯理村本身文化气息强,环境优美”,期望政府改划土地,让该村供文艺团体优先借用的营地,以作艺术交流。

邝俊宇指出,卫斯理村曾用作安置部份石硖尾大火的灾民,该村历史悠久,更启发到著名作家倪匡为其小说主角命名“卫斯理”,形容该邨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欧嘉乐摄)

倡政府设基金助团体使用闲置土地 料未来可以自负盈亏模式运作

至于沙田田心公立学校校址,由于该校址已闲置逾30年,建筑欠天花,亦有野猪及猴子出没,虽然土地可供文化界使用,但实际可用的平地位置不大,故杨表示,初步想法不会有长驻团队,而是作为社区教育资源中心,连系社区及大自然。

虽然团体已有一定想法,但他们强调计划需符合现时的消防要求及无障碍设施,改建程度及费用仍需与政府不同部门磋商,费用难在现阶段估计。文化同行表示,将会与发展局讨论修建校舍的启动资金总额及资助措施。他们倡议由政府拨款3亿元,让团体申请使用闲置土地。

“习惯x自然”主席陈家仪解释,由于有关地段均被掉空了一段时间,若无政府资助作维修保养,难以使用,故期望有基金支持,强调团体预计艺术村运作后可自负盈亏,例如以租金等收入以供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