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槽夺命意外|法庭轻判罚2万 工权会叹劳工处及法团没被检控
清洁工误堕垃圾槽意外频生,去年1月,一名58岁清洁工由山景邨景乐楼35楼跌入垃圾槽,飞堕地面垃圾房身亡。昨日(15日)法庭裁定涉事的工商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违反职业安全的相关条例,罚款港币2万元。工权会代表萧倩文对此表示无奈,认为法庭轻判,日后无法阻吓同类型案件。她另指,经过接二连三的意外,现时全港大部份公共屋邨及居屋都已改善垃圾槽设计,这类意外或“终于划上句号”。
去年1月22日,一名58岁姓关的清洁工人被发现误堕山景邨垃圾房的大型垃圾桶内,送院抢救不治。近年清洁工误堕垃圾槽意外不时发生,2010年至今,全港发生至少5宗清洁工人误堕垃圾槽意外,大部分更当场身亡,意外归咎于垃圾槽口的设计不符合标准,引起大众关注。
工权会:早年同类意外重判或可向法团施压
对法庭裁定工商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违反职业安全的相关条例,罚款港币2万元,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认为,法庭轻判无法阻止同类型事件发生,她形容山景邨的意外本来可以避免,而且有关条例的最高刑罚为20万元,假设早年的同类型意外,法庭选择重判的话,或可对法团施加压力,尽快改善垃圾槽设计。她另指,经过接二连三的意外,犠牲多条人命后,现时全港大部份公共屋邨及居屋都已改善垃圾槽设计,这类意外或“终于划上句号”。
劳工处5年前发指引有疏忽 事件不被重视
萧倩文表示,劳工处和业主立案法团在垃圾槽杀人一事上,不可逃避责任,但却没有成为被检控的一员。她表示,2017年马鞍山一名清洁工误堕垃圾槽致死,其后劳工处向所有垃圾槽过大的屋苑发指引,要求改善以符合安全标准,惟直至山景邨的意外发生时,全港仍有近41个屋苑的垃圾槽口未符合法例要求。萧倩文认为,劳工处发信没有列明死线,未有要求一定要在限期内完成,否则会罚款等,故令法团、物业管理者不重视事件。
萧倩文另指,2019年9月时的法团会议中,山景邨的物业管理公司曾经提出收细槽口建议,但法团以成本太高为由拒绝,同时以卫生为由反对使用升降机代替运送垃圾,因此最终修改槽口一事不了了之。她解释,劳工处发出的指引欠处罚机制,亦无人跟进改善工程,令法团可以无视指引,终酿成山景邨的意外。
房屋署不按标准设计垃圾槽 程展纬:责无旁贷
一直致力关注本地劳工权益的艺术家程展纬认为,房屋署作为设计者与屋苑销售者上“责无旁贷”。《建筑条例》对垃圾槽口的设计安全标准要求为250毫米乘350毫米,程展纬表示,所有发生意外的垃圾槽口均由政府设计,而政府在《建筑条例》中却有豁免权,故大部份由房署兴建的屋苑,其垃圾槽口设计都不符合法律标准。程展纬指,不理解房署为何不跟随标准设计屋苑的垃圾槽口,令垃圾槽接二连三发生“吞人”意外。
他另指,房署作为销售者,拥有山景邨的部份业权,但却一直推卸责任,没有依照劳工处的指引,严格改善垃圾槽设计,“山景邨工友死之前几日,房署仲卖紧楼”,房署一直将不合格的楼宇卖出,在事件上理应负上一定责任。
区议员:居民盼尽快重开垃圾槽 电梯运垃圾增传播风险
截至2021年1月29日,就未符合标准的垃圾槽,劳工处向7条屋邨有关持责者发出“暂时停工通知书”(停槽令),以保障清洁工人的安全,当中包括屯门山景邨。屯门区议员黄丹晴表示, 较早前劳工处已派员到山景邨进行检查,山景邨部份大厦现已获得处方“撤销停工”的指令,可重用垃圾槽。他另指,早前未被获批重用垃圾槽时,邨内一直用升降机运送垃圾,引起居民不满,各户的家居垃恐经由升降机传播细菌,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故居民均希望尽快重启垃圾槽,以免造成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