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团体促拨款活化空置街市成市集 发展可持续社区经济

撰文: 吕凝敏
出版:更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针对抗疫及纾解民困推出一系列相应措施。监察公营街市发展联盟表示,预算案忽略长远的日常民生需要,促请政府参考天水围及东涌模式,在永久街市落成前,投放资源兴建临时街市作前期辅助,舒缓社区购买新鲜食材的压力。联盟亦建议政府善用空置街市用地,拨款活化空间,打造成pop-up市集吸引年轻档主及基层人士创业,向年轻人提供发挥所长的机会及减少浪费。

监察公营街市发展联盟建议政府善用空置街市用地,拨款活化空间,打造成pop-up市集吸引年轻档主及基层人士创业,向年轻人提供发挥所长的机会及减少浪费。(资料图片/吕凝敏摄)

监察公营街市发展联盟表示,政府致力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及“明日大屿”计划,预料为本港提供大量房屋供应,但在发展新市镇同时,基本民生配套却依赖私人市场,建议政府应做好全面的社区配套。联盟建议当局修订《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重新加入以人口为参考基础的公众街市规划准则,更准确反映社区对街市的需求,并尽快落实东涌、古洞北及将军澳等地区的兴建公营街市时间表,亦为未有街市计划的新市镇如马鞍山提供临时街市,以及研究兴建永久街市。参考天水围及东涌的例子,在永久街市落成前,先兴建临时街市作前期辅助方案,每个临市街市造价约4,000万元,舒缓当区购买新鲜食材的压力。

2020年12月启用、位于天秀路公园旁边空地的天幕街市,是作为永久公营街市落成前过渡措施的临时街市。(资料图片/吕诺君摄)

联盟又指出,预算案中提及年轻人发挥所长的机会不足,建议政府拨款活化空置街市空间,利用空置街市的原有地理位置及硬件优势,与非牟利机构合作推行街市活化,将空置街市改造成pop-up市集,提供低门槛的基层创业平台及培训,供有意创业的年轻档主及基层人士,可发展可持续社区经济。善用街市闲置空间,亦可发展社区客厅等居民聚脚点,变成有利居民生活及社区发展的公共空间,减少资源浪费。

监察公营街市发展联盟建议政府善用空置街市用地,拨款活化空间,打造成pop-up市集吸引年轻档主及基层人士创业,向年轻人提供发挥所长的机会及减少浪费。(资料图片/吕凝敏摄)

▼2022财政预算案懒人包▼

+1

▼陈茂波历年财政预算案封面颜色▼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