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赤柱警署先后作超市挨批 近月迁出 学者望新经营者多推广古迹
法定古迹旧赤柱警署是香港现存有最悠久历史的警察建筑物,惟早年经政府产业署招租下被用作超市,被指与古迹格格不入、形容是活化的“黑历史”。近日有市民发现,超市已经迁出、建筑物再度空置,虽然未知是否有新承租,但街坊也很期待旧警署能有新的用途。有学者认为,政府产业署只如“业主”或是“中介人”,不会从保育的角度考虑;建议私人机构承租作不同用途时也可多加利用古迹作推广宣传,以增加市民对建筑物的认同感。
如一间白色小屋的旧赤柱警署建于1859年,楼高两层,前后均设有阳台。据了解,香港开埠初年赤柱一带不时都有海盗出没,港府用了402英镑16先令又两便士兴建了旧赤柱警署。它早期曾用作港岛最南端的前哨站,而于1974年后至1991年,就先后用作政府部门的分割槽办事处。到1993年建筑重修后曾用作餐厅。由于餐厅于2000年起未有续约,产业署于2001年6月推出招租,并于2002年2月将用途扩大,加入零售用途以增加项目的吸引力。最后由牛奶公司投得作为惠康自选市场之用,到2018年7月,百佳自选市场以每月租金逾23万元承租。
长春社曾批沦为外籍游客笑柄
记者早前到场视察时,见到超市已经迁出,而邻近约一百米范围内便有另一间Fusion超市。翻查资料,将旧警署用作超市的建议备受争议,虽然内部的壁炉、木门框、木制梯级等仍能保留,但古迹办曾表示担心超市的人流及负重会对古迹带来伤害、古咨会亦批评没有充分咨询;环保团体长春社则批评产业署金钱挂帅,将旅游热点旧赤柱警署改为超市并不恰当,漠视物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意义,成为外籍游客的笑柄。
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学部主任李浩然指,旧赤柱警署的建筑设计应与前身是驻港英军司令官邸的茶具文物馆相似,都是古老的英式建筑物。他表示,将已评级的历史建筑交予产业署的做法并不恰当,因政府产业署的角色只如“业主”或是“代表政府的中介人”,只负责将可赚钱的物业出租。他又以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山顶餐厅为例,指出逾20年前旧老板懂得用“历史建筑”做卖点,但其后约满后“价高者得”,新公司投得经营权后大幅装修,“对建筑物好伤”、前车可鉴。
李又指,相比餐厅,超市本应有更多开放位置可展示历史,但集团不懂把握、没有作宣传推广致造成现时状况。他认为将古迹交予私人机构不一定是坏事,但需要将之制造成一个地标、增加社会价值及市民对建筑物的认同感,如中环街市就是个好例子。
香港01正就事件向政府产业署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