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房户患大肠癌足不出户 无冷气仲畀虱咬:瞓觉喺度捉虱

撰文: 吕诺君
出版:更新:

酷热天气持续,㓥房、天台屋等室温较一般单位高,居住环境更形恶劣。有团体今日(10日)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炎热天气下,基层市民在水电及杂费花费上都有所上升,亦有逾八成人基于经济考虑,只靠多喝水消暑。有患大肠癌患者受经济条件所限,只能租住板间房,房间内没有冷气,炎夏气温上升,晚上更遭到“群虱围咬”,无法睡得安稳,团体促请政府设立夏季能源补贴,纾解基层住户之窘。

关注基层住屋联席于上月7日至27日,以家访、网上及电话访问形式访问了居住于天台、大厦顶楼、单位内并无通风及可采光窗户的㓥房、寮屋或铁皮屋等不适切住屋人士,以了解炎夏对他们居住情况、生活开支的影响及消暑方法等;最后共收回203份问卷,最终有效问卷数目为150份。

调查结果发现,在本年6至8月炎热天气下,基层市民在水、电及杂费花费上有所上升,受访者中有119人(79.3%)指出平均每月水费有增加、144人(96%)平均每月电费有增加、101人(67.3%)表示杂费亦有增加。团体又指,因部分业主滥收水电,不适切住房水电开支较一般家庭高,当中有38名(25.3%)受访者每月电费在201至400元间,有34名(22.7%)在601至800元间,有28名(18.7%)在401至600元间,更有24名受访者的每月电费在1,000元以上。

现年71岁的华叔独居于深水埗板间房,月租2,200元,他因刚完成了大肠癌手术,即使十分翳焗又有虱患,仍要长时间留在家中,不能“周围去”。(吕诺君摄)

此外,有约六成拥有业主提供独立电表的受访者指出,业主向他们收取每度电费高于电力公司定价,当中38名(25.3%)受访者每度电费为1.5元,其次为1.6元(15.3%),收取1.7元或以上则有20名(13.3%)。

调查结果又显示,不适切住屋各类人士面对炎夏,最多会以开风扇、冷气及多喝水作消暑。团体指,当中在职人士回家后使用风扇及冷气等电器作消暑比例较高(分别有85.56%和86.67%),而待业或失业人士很大机会基于经济考虑,会减少使用冷气(66.67%),较多使用风扇及饮水作消暑(分别有84.85%和83.33%)。而家庭主妇、18岁或以下学童及60岁或以上的长者由于较长时间在家,主要以开风扇和多喝水的方式消暑,有需要时才开冷气降温。

发布会上有两名街坊分享居住情况,现年71岁的华叔独居于深水埗板间房,月租2,200元,家中没有窗户、冷气,虱患更在夏天特别严重。他表示,因刚完成了大肠癌手术,要长时间留在家中不能周围去,惟天气炎热加上经常“畀虱咬”,晚上睡眠不足致精神状况欠佳,形容“每日多数喺度捉虱”。他又指,因为需要购买灭虱用品,每月增加200至300元开支不等。

太子㓥房居民强哥(化名)则指,现时与妻子居于面绩约80尺的单位内,每月租金为4,500元。他表示,白天多数会到社群中心不会留在家中,因若不开冷气、风扇,屋内气温平均都有30度,家中没有对流窗及抽气扇,屋内尤其煮食时更热,“屋细又热”之下,他与太太的碰撞多了、争吵次数也有增加。为了节省电费,他会等到太太放工回家,晚上11时才开始“凉冷气”,但到了早上约7时多便会起来关掉。

强哥又指,电费随气温上升,夏天每月电费约400元,“以我所知业主有政府嘅电费补贴,但业主冇将补贴还畀街坊,仲提高电费(向㓥房户收取每度电费的金额多于电力公司订价),好似攞咗双重利润咁。”虽然他知道将有租务管制推行,可规管业主滥收水电问题,但对罚则有没有阻吓力及政府如何执法感到质疑。

关注基层住屋联席建议,政府可考虑为基层市民提供“夏季能源补贴”,并直接发放予租户,减轻㓥房住户在夏季能源支出的压力,同时可放宽现金津贴试行计划的申领资格,并应尽力缩短租务管制立法时间、提高业主滥收水电的罚则;长远而言则应该善用现有土地加建公屋,例如棕地、私人游乐场合同用地、闲置农地或市区重建用地等,让轮候公屋多年的基层市民尽快上楼,改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