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盼电动车充电器可增至15万个 区议员促为私楼提供诱因安装
政府近年致力推动电动车普及化,期望2025年前将私人充电设施增至15万个,并希望在2050年前达致车辆零排放。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26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表示,就上月公布的《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订立了3个关于电动车或新能源车的重点工作路向,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积极推动试验各种电动公共交通及商用车,以及成立专责小组审视全球减碳新技术的高端发展。有荃湾区议员要求当局对私人屋苑提供更多诱因安装电动车充电器,减轻屋苑负担,从而方便更多住户使用电动车。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表示,就上月公布的《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订立了3个关于电动车或新能源车的重点工作路向,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积极推动试验各种电动公共交通及商用车,以及成立专责小组审视全球减碳新技术的高端发展。黄指留意到社会非常关注电动车的充电安排,为回应市民需要,当局于去年10月推出“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资助现有约6万个私人住宅停车位安装充电基建,又指计划推出后反应正面,至今已收到超过330份申请,涉及超过8.2万个停车位,指资助计划协助各车位业主克服屋苑业主不同意见、电力、财政等问题的挑战。
黄锦星又指,当局会约定为配备充电基础设施的新建停车场提供总楼面面积宽免,预计2025年将会有多于15万个私人停车位配备充电基础设施,协助市民在家充电;中长线而言,政府亦计划约于2025年开始在政府停车场征收充电费,逐步将充电服务市场化,激活私人参与提供充电服务。至于维修电动车服务,当局则会与大专院校及业界紧密联系,推动电动车技术及维修人才的进修培训,政府亦会争取在未来数年立法就电动车退役电池推行生产者责任计划,并推广电池二次应用的绿色科技。为确保《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政策可紧贴香港及其他地方的进展,当局亦订下了五年一检的安排。
荃威花园入纸申请逾半年无回音
民主党环境政策发言人、荃湾区议员易承聪指,政府虽然拨款20亿元作先导计划,资助私楼停车场安装电动车充电器,但由于有关计划需要私人楼宇先行花钱完成安装,再向政府索取资助,加上电力供应问题未必符合要求,令大量旧式私人屋苑兴趣大减。易承聪表示,以荃威花园为例,在计划开始首天已入纸申请安装1,000个电动车位,至今已逾半年,但政府竟仍未开始处理相关申请,认为当局缓慢的行政效率更加减低其他屋苑的申请意欲,易遂要求政府对私人屋苑提供更多诱因及方便,例如加快审批效率,以及在完成审批后,政府拨款提供部分前期资金,以减轻屋苑负担。
他补充指,即使有油站设有充电站,但如并非属快速充电器则意义不大,认为没有驾驶人士会在油站等候数小时为座驾充电。故他要求政府不论在油站或其他公共地方,除了提供标准充电器外,亦必须提供不同类型电动车均可使用的快速充电器,满足不同类型电动车的需求,缩短充电时间。
就2025年起政府停车场征收充电费一事,易承聪指出,运输署在去年8月1日才开始为部分政府停车场推行“电动车专用停车位”(试验计划),其他配套亦不足,而现时停车场内设置的电动车位,亦经常被一般汽车使用,认为在上述情况下,于2025年推行征收充电费如同打击电动车普及化,建议政府参考房委会目前政策,为电动车提供豁免1至2小时时租泊车优惠,吸引市民使用。
对于政府表示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包括混合动力车,易承聪指现时政府的经济支援及优惠只集中针对电动车,对现有燃油私家车、混合动力车等车主的换车支援甚少,建议可在2030年前增加支援,让这段时间作为缓冲期,吸引更多驾驶人士逐渐将私家车转型。
环保署指,去年11月29日,荃威花园业主立案法团在业主大会议决向“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提交申请,至今年1月14日,中电公司完成供电能力评估;环保署于2月11日收到申请,并于3月15日收到所有申请所需文件,署方亦已联络荃威花园法团/物业管理公司安排视察申请资助的停车场,但由于法团/物业管理公司于过去数星期未能安排合适时间,署方正与对方跟进相关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