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揭无家者呈老年化及多重成瘾 社协倡引“康复住房”宿舍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社协一项调查发现,本港无家者有老龄化趋势,同时面对多重成瘾、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问题,对康复房屋的需求增加。惟现时6成政府资助宿舍的入住期限只有半年,部分宿舍亦缺乏康复支援,难以改善无家者困境。

社协建议当局引入“先安居”及“康复住房”概念,为无家者提供有精神健康、药物滥用等支援的住宿。

社协一项调查发现,本港无家者有老龄化趋势,同时面对多重成瘾、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问题。(赖卓盈摄)

61至70岁受访者占整体近4成

社区组织协会去年5月至8月,委托圣方济各大学以问卷访问101名无家者,并与其中20人进行个别访谈。研究发现,本港无家者年龄分布在3年间,从以51至60岁为主,上升至以61至70岁为主,占整体近4成。

4成人有至少一种成瘾行为 最多沉迷赌嚸

研究亦发现超过4成人有一种成瘾行为,当中过半数有沉迷赌博问题,滥药及酗酒者占总数超过30%,比2021年分别上升约13.3%及24%,当中不少人因精神障碍而出现成瘾情况。此外,超过90%受访者患有一种或多种身体疾病,约56%为慢性病。

宏恩基督教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钟绮霞(右二)表示,数据反映无家者对精神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普遍。(赖卓盈摄)

社协促延长宿舍居住期限至不少于两年

宏恩基督教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钟绮霞表示,数据反映无家者对精神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普遍,同时宿舍的无障碍亦十分重要。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则表示,现时6成政府资助的宿舍入住期限只有半年,部分宿舍缺乏戒瘾辅导服务以及康复治疗人手,难以改善无家者的健康和成瘾问题。社协建议,当局引入“先安居”及“康复住房”概念的宿舍,延长宿舍的居住期限至不少于两年,为康复住房配置治疗精神健康、药物滥用、慢性疾病等医护人员,协助无家者重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