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水浸|渠务署展开元朗防洪坝及明渠改善计划 预计2030年完工
近年袭港超强台风和极端天气愈趋频繁,再加上因后海湾海水倒灌及极端暴雨状况,渠务署指元朗市中心地区的水浸风险将会明显提高。元朗明渠水质受污染,产生气味问题,影响明渠一带的居民日常生活。
渠务署现正进行“元朗防洪坝及明渠改善计划”,冀提高元朗防洪能力及改善明渠污染情况。项目于2023年5月开展,预计分阶段于2030年完成,预算费用为46.4亿元。
元朗明渠水质受污染 产生气味滋扰居民
元朗区地势平坦,市中心的主要排洪设施为已建成逾50年的元朗明渠。元朗明渠收集元朗新市镇、兴建中的元朗南发展区及上游集水区的雨水,并将其排放至山贝河,再流出后海湾。可是,受持续土地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元朗区的水浸风险有所上升。
元朗经过多年的发展,有部份工商业及住宅楼宇,错误将污水管接驳到雨水排放系统内,令污水流入元朗明渠。除此之外,受污染的旱季流及地面径流亦往往跟随雨水,同时经雨水排放系统流入元朗明渠,引致元朗明渠水质受污染,以及产生气味问题,令明渠一带的居民日常生活遭受气味滋扰。
改善计划包括建造自动防洪屏障、雨水泵房、建造防洪墙等
渠务署现正进行“元朗防洪坝及明渠改善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在元朗明渠建造自动防洪屏障、雨水泵房、总控制中心及相关机电设施;在锦田河改善防洪墙及在元朗明渠及深涌河建造防洪墙;活化一段位于十八乡路至防洪坝位置的元朗明渠;建造包括一所泵房的捍卫节流系统已改善水质,及进行附属工程。
渠务署将首在港采用排水量达每秒50立方米的超级排洪泵
当中,渠务署将在香港首次采用排水量达每秒50立方米的超级排洪泵。防洪坝计划将具备6台超级排洪泵,总流量达每秒300立方米,相等于可以每分钟抽干7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传统的手工切割和焊接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对工人造成工作风险和伤害。渠务署会使用有AI技术驱动焊接机械人,可以提高焊接精确度,减少人力需求和人为错误。
元朗明渠下游水位上水 防洪坝会自动关闭防倒灌上游
渠务署总工程师(工程管理)何家仪指,当明渠下游的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时,防洪坝会自动关闭,阻止海水进入元朗明渠的上游,影响元朗市中心;如果同时出现暴雨,雨水泵房的排洪泵亦会启动,将明渠上游的雨水排放至下游。
明渠活化工程方面,则会美化明渠两旁墙身及沿河设施,将明渠改建成怡人的绿化河道,提升环境质素及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