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地滚球】肌肉萎缩拿不起笔 轮椅少女靠食脑“烂滚”入港队
电影《沦落人》中,主角黄秋生说了一句:“你讲Dream,我有咩Dream?废人一个。”身躯被困,轮椅人士连日常生活也不容易,但是否代表,就此失去谈梦想的权利?
今年26岁、患有脊椎肌肉萎缩症的何宛淇,近日在被称为残奥前哨战的香港硬地滚球世界公开赛中,击败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取得一面铜牌。这项运动看似沉闷,只把球抛出袭中目标球,但对终生不能走动,肌肉萎缩症状越来越严重的宛淇而言,这是她唯一可以玩到的运动。身患不治之症,她更珍惜每分每秒,“唔放弃自己。”
上月中一连五天在马鞍山体育馆内举行的“BISFed 2019香港硬地滚球世界公开赛”,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而90后的何宛淇,继在去年的亚残运中夺得一金一铜的成绩,今次在季军战中面对来自英国、技术和经验都比她多的对手,仍能稳定发挥,以3比1的局面再度夺下铜牌。
自幼患绝症不能动 曾问生存意义何在
患脊椎肌肉萎缩症的何宛淇,小时候已坐轮椅,膊头以下都动不来,别说跟其他小朋友四处跑,连跌包纸巾,也因弯不到腰,需别人代劳。“以前觉得自己好冇用,乜都做唔到,连攞枝笔都要人帮手拎。”行动力受阻外,这个病更带来感冒、肺炎等并发症,住院期间也曾经“谂唔通”,“有段时间我成日瞓医院,甚至入深切治疗部......喺病床上谂:点解成日病?乜都做唔到,我生存嚟做乜?”
“龟速”滚球 成唯一可参与的运动
中小学都读特殊学校,从未接触过运动的她,首次参加了硬地滚球的兴趣班。玩法很简单,就是将红、蓝色的球,尽量丢向白色目标球,就叫赢。相比其他球类运动,硬地滚球较静态“龟速”,“初初玩𠮶阵,年纪又细,会觉得打场波都咁耐,好似有啲闷。继续玩,系因为呢个系我唯一可以玩到嘅运动。”宛淇指,硬地滚球的体力需求不大,反著重用脑计算,甚么角度能掟中目标球。到慢慢长大,她开始学懂如何运用布局来战胜对手,有成功感后才爱上这运动。
“我觉得呢个运动几似捉棋,易学难精。”宛淇形容,硬地滚球是一项“几得意”的运动,随年纪渐长,她的技术亦愈见成熟,到了2008年加入硬地滚球香港代表队,2009年出战东京青少年残亚运会,并夺得个人及双打金牌,“(硬地滚球)系其中一件令我揾到价值嘅事,令我知道自己有嘢擅长。屋企人都好支持,我觉得我唔应该轻易放弃生命,唔好放弃自己。”
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也坚持滚球不放弃
大多数的滚球活动,都以手抛为主,不过宛淇却会将木制管道内的球,用棒子轻轻一戳,让它滑去目标球方向。她身旁还有名助手,按著她的指示调较管道方向、高度。原来硬地滚球按运动员的身体壮况区分了四个组别,分别是BC1、BC2、BC3及BC4。宛淇过去也是参加BC4手打组别,但肌肉活动能力每况愈下,今天她已做不到发球动作,教练鼓励她转到BC3组别,用管道加助手协助发球。“𠮶刻都有谂,系咪继续打都冇乜意思呢,不如叠埋心水读好书算啦。”
闷也继续 目的拿东京残奥入场券
宛淇表示,在浸会大学中国研究科系毕业后,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到心仪的公司市场任职营销工作,安安稳稳地当上班族;其二是加入第一届香港残疾运动员的全职先导计划,当全职硬地滚球运动员。“谂咗好耐,都好挣扎,究竟系追梦好,定系好似大家一样,揾份工好呢。”运动员生涯短,宛淇也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经验,他日退役后不知如何是好,但最后还是决定,要趁着年轻,看自己可以冲得多远。她现在一星期五天都到体育学院进行训练,“平时练波,练来练去都系𠮶个位,话唔闷都呃你啦。但系系必须嘅,因为我知道自己目标喺边,就算闷都要继续。”
她下个目标,是拿到东京残疾人奥运会的入场劵,走上运动员的最高舞台,证明即使动不来,生命仍然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