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设计桌游推广本地农作物 好玩过手机游戏?
撰文: 柯咏敏
出版:更新:
生活在石屎森林,城市人甚少机会接触农田,但现在可从桌上游戏认识本地农作物。今年一月,本地桌游出版社跟马宝宝农场及中学合作,推出以本地农作物为主题的桌上游戏,让学生认识本地农作物的来源。
桌游出版社Jolly Thinkers项目经理毕汉藩解释,桌游的构想源自一只法国农作物的桌上游戏,“当时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但法国的农作物跟我们有所距离,就申请了游戏的版权,借此推广本地农作物。”
出版社并邀请马宝宝社区农场合作开办工作坊,先让中学生认识本地多种不同的蔬果,“因为我们在街市看到的农作物,跟在农田看的有所不同,例如荷兰豆的花是粉红色,但我们平时不会知道。”毕汉藩说。参与工作坊后,学生就绘画出多种本地四季蔬果,并将画作制作成卡牌。
游戏的玩法简单,四种颜色的卡牌代表各个季节的蔬果,而游戏的目的则是尽快集齐四季蔬果,当“墟市”牌出现时,玩家就要排出当季蔬果的手牌,并计算手牌的分数 (1分为最低;6分为最高),当三次“墟市”牌出现后,就代表游戏结束,分手最高者或最快集齐四色卡牌的玩家胜出。此外,手牌当中还有灾害卡,如台风、外来物种入侵等,当此卡出现的时候,所有玩家就要放弃手上其中一张卡牌。
桌游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但现时手机游戏大行其道,普遍学生机不离手,“原始”的桌上游戏仍有吸引力吗?毕汉藩笑言:“学生都玩得很投入,而学校都深明桌游的好处——它的魔力要亲身玩才知道,例如有些游戏会看别人眉头眼额、身体语言,这些观察的过程都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