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我主场.黄大仙】风灾后的树木,清走还是抢救?
超强台风“山竹”袭港,全港不论政府用地、道路或私人屋苑都有大量塌树。政府在这次风灾的善后工作上缺乏有效跟进,最具效益及最经济的方法是依靠社区力量自救,由居民“落手落脚”尽力延续树木生命和重新扶植,合力保留屋苑最珍贵的部分。
文:郑文杰(公民党九龙东支部副主席)
超强台风“山竹”两个多月前袭港,相信大家都对其破坏力犹有余悸;强劲风力导致香港超过6万棵树倒塌,天马苑亦一片狼藉,屋苑遍布落叶,有三棵榕树更被吹至连根拔起。这三棵榕树种于屋苑落成之时,陪伴居民度过了逾三十个寒暑,2017年的“天鸽”吹它不倒,谁也没想到今次竟然败于“山竹”。
风灾后居民响应救树
天马苑业主立案法团和管理公司大致完成清理屋苑后,旋即邀请树艺师到屋苑查看大树情况,评估是否适合扶植树木,唯其时全港不论政府用地、道路或私人屋苑都有大量塌树,树艺师及园艺公司均分身不暇,未能即时应约。法团于是呼吁居民路过时向树身及树根浇水,保持树木湿润,尽力延续树木生命。不少街坊带同小孩一同响应呼吁,作亲子教育,场面令人感动。灾后三星期,树艺师来到屋苑作首次评估,指榕树并不适宜重新种植,故建议移除。
护树风气低 救树价钱不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法团认为不能草率地移走这几棵见证屋苑变迁的树木。因此,法团透过笔者邀请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赵绍惠及她的一众树木专家好友再作评估,寻求“第二意见”。经过赵教授一个多小时的仔细评估后,教授认为如保养得宜,其实仍有望救树。法团得悉此评估结果后,马上找园艺公司报价,看看赵教授的救树方案是否需要大洒金钱,毕竟在树木保育风气并不盛行的香港,要屋苑花费数十万元救树,想必会遭到不少居民反对。
可幸的是,有园艺公司得知屋苑有心救树及赵教授已完成评估工作后,愿意以接近成本价为屋苑扶植其中一棵榕树。大树重立于屋苑一刻,在场的居民,特别是法团的委员和笔者一样觉得十分感动;当我们得知不少街坊均支持法团此决定时,更感安慰。
园艺公司救树当天表示,“山竹”过后,他们处理了超过四百宗塌树个案,绝大部分为应政府和区议员要求而移除树木;要求他们帮忙重新扶植树木的,就只有天马苑。
政府在这次风灾的善后工作上,理应担当最重要的角色,然而民政事务处在灾后只简单来电查问状况,缺乏有效跟进;区议会作为地区事务主理者,亦没有于灾后迅速了解区内情况,并就此进行资讯共享及资源协调;区议员更是杳无音信。最后还是依靠社区的力量,才能以最具效益及最经济的方法去自救。
在缺乏官方支援下,相信不少树木管理者均希望以最快最便宜的方法,清理风灾后的乱象—斩去树木、眼不见为净,却并未考虑到树木管理其实是其中一个评估屋苑质素的指标。如你所居住的屋苑仍有塌树未救起,而它仍有生命力的话,不妨向法团和管理公司提出尝试救树,所需金钱可能相差不远。
社区自救 保留珍贵回忆
天马苑法团在这次风灾后,以最快的速度行动,在平衡了居民安全、资源使用及树木保护等因素的情况下,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听取不同意见及方案,成功救起榕树。现时,屋苑内仍有一棵榕树尚未救起,法团正在订造模具作固定榕树之用。为了降低成本,这次的救树行动很可能将由树木专家指挥,由天马苑居民“落手落脚”,抢救对居民别有意义的树木。
一个屋苑的质素并不是只看呎价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居民是否爱护社区、邻舍间是否乐意互助、社区有需要时街坊是否愿意挺身而出。具公民意识的居民,才是屋苑最珍贵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社区,值得更好。
(原文标题为《风灾后的树木,清走还是抢救?—天马苑的事例》,现题为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如有任何对社区的意见及评论,欢迎各位投稿至“我区我主场”社区专栏。有意投稿者可将文稿经电邮传送至 cr@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