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百个电话亭拟削至31个 全港电话亭还余下多少个?

撰文: 李智智
出版:更新:

随流动电话普及,电话亭已近没落。通讯局近年针对使用率极低的电话机,即每日平均收入不多于1元,于大埔和元朗等多区相继计划缩减公众收费电话,屯门的公众电话亭亦拟被大幅缩减,由100个减至31个,当区区议会于下周一将开会讨论。有区议员认为,缩减电话亭是“大势所趋”。

据屯门区议会文件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屯门区共有100部电话亭电话机,当中69部电话机于2016年和2017年期间每日平均收入不多于1港元;通讯办建议从全面服务责任中剔除该69部使用率极低的电话亭电话机,助腾出空间,回应市民的投诉,纾缓潜在的阻碍街道问题,包括电话亭阻挡行人及驾驶人士的视线,或占用原已狭窄的行人路空间等。唯一服务供应商的香港电讯有限公司(HKT)可考虑是否保留电话机,若决定保留,HKT须自行承担继续运作及日后拆卸所需的费用。

电话亭的功能被手机取代,不少荒废变成“垃圾站”。(资料图片)

至于没有流动网络覆盖和附近没有其他电话亭的偏远地区,通讯办建议保留一个电话亭电话机;而在每个现时设有室内电话机的地点,建议保留最少一个室内电话机,以应付市民不时之需。

据悉,屯门区议会工商业及房屋委员会将下周一(10月8日)开会讨论电话亭缩减事宜。当区工房委副主席陈文伟认为,本港流动电话普及率非常高,“几乎人人都有能力拥有一部流动电话”,公众对收费电话机的需求近年大幅度减少,缩减公众电话亭是“大势所趋”。

对于有意见认为,应将部分电话亭活化善用,陈文伟认为大部分电话亭已设施残旧,“除非当中有极具历史意义的电话亭,如接收毫子的电话机,否则保留的价值有限”。

记者发现,屯门区被剔除的电话亭逾7成设Wi-Fi热点,陈文伟认为电话亭取缔后对Wi-Fi覆盖服务影响有限,“本来电话亭Wi-Fi接收都备受争议”,又认为政府可考虑替代方法如利用智能电灯柱,增加Wi-Fi覆盖率。

据通讯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3月,香港的流动电话普及率高达百分之238。截至2016年年底,全面服务责任所涵盖的公众收费电话机约有3100部 ,当中设于街道的公众电话亭收费电话机和设于公众设施或政府办公室内的公众收费电话机约各占一半,电讯业在该年就提供有关服务的补贴额逾2000万元。2014及2015年数据更显示,约56%公众收费电话机每日平均收入不多于1元。

多区缩减电话亭

通讯局去年中决定检讨公众收费电话机数目,计划减少电话机数目至合理水平,从而减低电讯业界要承担补贴费用而转嫁给其用户的压力,早前当局已于多区提出缩减电话亭的建议,其中包括元朗区的116部公众电话亭电话机减至28部,而大埔区则由90部减至47部,预计下年年底前完成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