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环保署设固定或流动厨余回收站 助北区未设智能桶居民
环保署为加强地区回收配套设施,持续扩展社区回收网络,又为推动厨余回收,在公私营楼宇设置智能厨余回收桶。
在北区,受空间限制而未能设置厨余桶的楼宇,环保署正在社区设置更多固定或流动的厨余回收点,包括在食环署辖下两个垃圾收集站设立厨余回收点;环保基金就资助非牟利组织,为旧区单幢式大厦及三无大厦试验应用不同方式收集厨余;乡郊方面,就透过“厨余收集先导计划”等方式提供协助。
环保署向北区区议会提交文件,表示由去年4月起扩展“厨余收集先导计划”至北区,为厨余量较多的公私营处所,提供点对点的厨余收集服务。截至今年6月,环保署在北区设立了40个厨余收集点,包括食物工场、街市、熟食中心、批发市场、医院、政府设施、商场、住宅等,每日平均收集约16公吨厨余运往政府的处理设施,转化为电力和堆肥。
智能厨余回收桶方面,环保署同期已完成在北区所有共9个公共屋邨安装智能厨余回收桶,包括皇后山邨、清河邨、祥龙围邨、华心邨、晖明邨、嘉福邨、彩园邨、宝石湖邨和沙头角邨。
至于私楼,政府透过不同项目协助居民参与厨余回收,北区现时有1个私人屋苑获批回收基金项目,包括皇府山(2023年1月开展),回收基金亦接获2个北区私人屋苑的申请,并正在审理。
环保署与环境运动委员会合作,去年底推出“私人屋苑智能厨余回收桶试验计划”,截至上6月底,共收到12个北区内屋苑的申请,其中8个已获批,包括彩蒲苑、荣福中心、嘉盛苑、景盛苑、旭埔苑、翠丽花园、上水中心及碧湖花园。另有3个私人屋苑( 新都广场、天峦一期及二期和荣福中心)透过先导计划,使用传统脚踏式回收桶收集厨余。
因空间限制而未能设置厨余桶的楼宇,环保署正在社区设置更多固定或流动的厨余回收点,包括在食环署辖下的两个垃圾收集站(上水符兴街及粉岭联发街)设立厨余回收点;环保基金资助非牟利组织,为旧区单幢式大厦及三无大厦试验应用不同方式收集厨余,包括上水新成路、新康街、新祥街和新丰路一带。
乡村方面,除了透过先导计划提供传统脚踏式回收桶收集厨余之外,环保基金亦资助乡村试验应用不同技术收集及处理厨余,包括坪洋村、上水乡和金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