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用中华民族产业链打造静水流深的中国经济
“静水流深”表示表面平静的水,却并不知道水有多深,一般形容人不张扬,但内涵很深、本事很大。“静水流深”也可以用来刻画中国经济的好状态——形势稳定、内力深厚、连绵不绝。
一国之生产活动,是由众多产业链交织成网之后实现的。链条都有长短,产业链条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好,对不同产业来说不一样。不管什么产业的链条,都要考虑安全性、效率、成本及社会效应。这里面存在一些相互制约因素,例如产业链长了就需要分工更细,从提供工作岗位的角度看,社会效应会好一些,但效率和成本会受影响。
百年变局之处,在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构建中华民族产业链,可为中国经济“静水流深”创造更具体的条件。
来稿作者:白中石
打造中华民族产业链
新时代、新形势下,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有助于维护和扩大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在中美博弈、两岸融合的背景下,我可打造中华民族产业链,助力实现这一目标。
中华民族产业链,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华民族哲学观,对世界先进理论和技术兼收幷蓄,所构建的资源开发与使用的链条,它的突出特点是“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是一种极致,融合中华民族哲学和智慧的内涵:综合安全性、效率、成本及社会效应的“总分”要最高。“平衡”不是“理想主义”,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取舍:在一些情况下,安全性和社会效应需求高的产业,牺牲一定的成本、效率也要保核心目的,例如芯片产业;还有些领域,我们更需要效率和成本,那就不会追求绝对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例如创建合资企业。
围绕产业链的安全性、效率、成本及社会效应,中华民族产业链可以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中华民族产业链的安全观:在涉及国家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发展安全的产业链上打造绝对安全,例如粮食、军工、资源产业,世界乱了中国也不会倒;在涉及中国国民经济安全的产业链上打造整体安全,例如消费品制造、基础设施、金融产业,留出“进击”的余地;在需要“追赶”的产业链上打造“融合安全”,例如软件、材料、文娱产业,把自己的安全和外人的安全通过机制和利益绑起来。
二是中华民族产业链的效率观:向技术和机制要效率。不同产业宜在实现与之对应的绝对安全、整体安全、融合安全的前提之下,在保证社会整体稳定的底线之上,在自身成本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追求效率。
三是中华民族产业链的成本观:成本不是某一家单位自己的事,而是单位所属产业链上各家单位一起的事。一条产业链上,确有余力的头部“明月”与众多“星辰”要互相让利,形成众星拱月、交相辉映的格局;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单位,产业链条上的各家单位,都宜以“当年利润、十年发展、百年事业、千秋基业”的视角,给产品定价谋利。
四是中华民族产业链的社会观:社会需求是产业构建的基础,社会稳定是产业发展的前提,社会进步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构建、发展和升级产业,也都应把满足社会需求、助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放在心头。不同产业链有依托自身业务内容的机制特点,但可以在“服务社会”一点上寻得共通点,形成中华民族的“产业链文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 老样子也可是新样子
基于中华民族产业链有关安全、效率、成本和社会效应的认识,一些产业安排是有更进一步最佳化提升的空间的。前不久,德国宝马旗下的迷你(MINI)汽车公司,因在上海车展给外国人免费送冰激凌却不给中国人,登上了“热搜”。MINI汽车是进口车,进口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比不大,但有一类汽车的市场份额是很大的,那就是合资品牌的汽车,像是“南北大众”(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南北丰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等。本文就以合资汽车产业为例,围绕中华民族产业链的概念,阐述工作提升的建议。
中国合资汽车产业的未来,可以考虑生产集中化、供应多元化。
第一,生产集中化。中国的合资车企有很多,它们的生产、经济活动,总体是分散的,这和当初启动这项工作时的情况有关,那时中国汽车产业弱,我们希望这些品牌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先进来,互相竞争甚至略微“内卷”一下,可以盘活、带动中国的汽车产业。目前,北京奔驰生产奔驰牌汽车,在沈阳的合资宝马生产宝马牌汽车,在广州的合资丰田生产丰田牌汽车,下一步,则可考虑集中进行这些生产活动。例如,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可更名为“北京亦庄汽车制造厂”,继续生产奔驰汽车的同时,整合资源,同时生产宝马、奥迪、丰田、本田、通用等汽车,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专门生产合资品牌汽车的生产基地。这个基地所辖的流水线可以在全国各地,但在机制上是一体的,都由“北京亦庄汽车制造厂”统筹经营和管理。
第二,供应多元化。就合资车企来说,生产集中以后,更易推进和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与产业链的整体稳定。各家合资车企的流水线,都有自己的供应商和具有特色的技术。创建“北京亦庄汽车制造厂”,生产集中后,不同品牌可以在同一生产基地中使用不同厂房和流水线,也依然可以使用不同供应商和相应的技术,但这些供应商和技术的对接单位,却统一为“北京亦庄汽车制造厂”,这可带来丰富的工作空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可排除某些合资品牌的外方股东“断供脱钩”,就像许多西方品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针对俄罗斯做的那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原本在集中生产基地中负责生产通用汽车的相关工人、技术和产能,可以更快的在集中生产基地内转移、配给到其他合资品牌的流水线,继续生产其他合资品牌的汽车。如果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美国就要掂量是否再用这招对付中国,攻击可能不会发生,既便发生也可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避免将集中生产等同于传统“代工”。承担集中生产任务的企业一旦创建起来,要把资源投入到研发并应用汽车制造技术上,而不是研发汽车本身,或创设自己的汽车品牌。假如一家工厂可以同时生产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汽车,那这家工厂对自己拳头产品的定义不应是这些汽车,或搞一个自己品牌的汽车,而应是生产这些车的技术和成套装备。我们不是不看重品牌,但术业有专攻,就算中国市场再大,奔驰、宝马、奥迪再看重中国市场,这些品牌也不是中国的,品牌角度的竞争可以让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民族品牌去做。承担集中生产任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汽车制造技术,拳头产品应是承载这些技术的流水线与成套装备。
第四,中国汽车产业早晚要打“正面战场”并超越。中国领导人近日在广州考察时重点调研了广汽集团,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之一。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而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民族品牌从萌芽状态、各自发育,到步入正轨、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智慧与新能源汽车时代,形势不同了,老百姓的心气也不一样了。越来越多出色的民族品牌,需要与时俱进的历练环境,她们已经可以有一个“总的目标”:把外面还算先进、仍有所长的物件聚在一起,让合资车企集中生产,可以为民族品牌创设更好用的演习“蓝军”。中国车就廉价、低质吗?劳斯赖斯和宾利让英国女王、国王坐一坐,就在中国卖到几百上千万,中华历史文化中,在乘客看不到的地方精心雕刻的“司马氏”们,对这件事就不会服气,穿越时空他们就是今天在中国汽车产业中摸爬滚打的“汽车人”——推进汽车产业竞争攻守异形,恰逢其时。
第五,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的“老样子”就是“新样子”。这种集中生产模式,看起来和建国初期的国营大厂很相似,所以这是一种“倒退”吗?先看一则新闻,据俄罗斯今日政治网4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建议,为俄罗斯的儿童群团组织选用“少先队”一词。报道称,普京在同副总理塔季扬娜·格利科娃会晤时表示:“老样子就是新样子,过去什么样,现在也那样。”普京总统的话并不只是在向西方示威,因为真理不论“新、老”,“少年先锋”的概念是正义且进步的。集中生产的概念,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对汽车产业链的有关设计,只是早期的生产力落后,让计划难以实施。中国曾经面对的困难,并不都是体制造成的,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就是技术和资金的事,所有事情都扯体制,那是无病呻吟、别有用心。例如曾经有人把中国雷射技术难以突破归结为“体制问题”,突破之后,却再没有人去辩论究竟是“社会主义雷射”还是“资本主义雷射”的温度更适宜了,雷射就是雷射、技术就是技术。我们讲“守正创新”,守正是把握正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集中生产就是一种守正创新。正如普京所说,老样子就是新样子。
合资汽车的产业链,只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中国汽车产业链,也只是中国众多产业链中的一条。把握中华民族产业链的特点和规律,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进行设计,特别是在打造高阶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让我们的步伐更有力、更稳健。
作者白中石是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理学硕士,内地机械工程师。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