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交椅洲人工岛的“三问三答”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政府提出“交椅洲人工岛”最新方案,期望透过建立长远土地储备,掌握土地供应主导权,打造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及助力解决困扰多年的房屋问题。然而,坊间出现不少意见,质疑人工岛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以下将逐一探讨这些论据,并配以客观的数据分析,希望有助社会进行更深入及全面的讨论。

来稿作者:梁跃昊、赵恒

观点一:未雨绸缪,提前创造空间

不少意见均引用政府统计处的人口推算,预测本港人口将于未来20年见顶,而住屋需求与供应的落差将逐渐缓减,因此填海再无必要。

然而,该预测正正并未考虑最近人口政策的改变。自疫情以来,香港各界深刻体会了保持开放和引入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政府提出一系列引资引才措施,特首更亲自率领商界前往世界各地,全力“抢人才、抢企业”。“抢人才”措施自推出以来初见成效。自当局于去年12月28日起接受“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申请,一个月内已经接获超过七千宗申请,并批出5,799宗。根据政府目标,未来3年间,香港每年会吸纳起码3.5万名逗留至少一年的人才。由于输入人口将会节节上升,住屋需求将有增无减。

除了增加房屋供应以应对输入人口,发展经济商业用地同样迫切。疫情后世界各地经济重新开放,带来不少商机。而香港也逐步重启商业活动,经济可望强势反弹。据彭博调查,经济学家上调香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3.3%,自2008年来首次超过新加坡。随著经济复苏,商业机构的用地需求亦将逐渐上升。商业地产咨询机构世邦魏理仕去年发表报告,预料通关后,单是中资企业的需求将以每年不少于77万平方呎的规模增长。

面对近在眼前的机会,如果土地供应无法相应增加,届时香港不但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房屋短缺,同时营商和生活成本也会随著租金不断上升。加上区内不少城市正不断迎头赶上,香港的竞争力将会消退。因此,政府有必要增加土地储备,力争创造空间容量,以免让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拖著香港经济发展的后腿。

观点二:负担可控,造价值回票价

此外,也有质疑指人工岛达5,800亿元的造价将掏空库房,难以负担。诚然,政府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挑战,更需秉持一贯量入为出、谨慎理财的原则。但即便如此,当局亦需要兼顾长远发展,避免错过相关机遇,因小失大。以目前政府财政状况来说,人工岛的财政负担仍属可控水平。按照当局假设以20年期摊分填海成本,平均每年开支只是约300亿元,占政府每年超过8,000亿元的总开支不到5%。而且即使市况低迷,预期卖地收益仍达7,500亿元,仍然属于一项“有赚”的投资。

纵然如此,如何管理项目现金流仍是一大挑战。人工岛支出集中在前期而且数目庞大,而收入则要待填海完成后卖地才能收回,中间的时间差距以年计。若不妥善处理,会对政府财政构成不少压力。我们建议当局积极引入市场资金参与发展,减轻财政负担。可探讨模式包括公私营合作、BOT(建设-经营-转让),及发债等。同时政府应谨慎规划填海及基建工程时间表,不但有助计算具体造价,也促进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及便利融资安排。

观点三:普及科技,提升工程容量

再者,也有人指出近年香港的大型基建项目面对超支和延误落成的情况,忧虑会出现人手不足及成本压力等问题。毋庸置疑,目前香港建造业界正面临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建造业议会基于对本港未来10年建造业工程总量的预测,预料各类人手短缺将由今年1,000至1.5万人不等,至2027年扩大到2,000至4万人不等。我们建议,政府除了应继续和业界携手加强培训和招聘,减少人才流失,亦可因应需要适度简化“补充劳工计划”引入外地劳工的申请程序。

除了确保建造业界人手充足,政府也需要普及新技术应用以提高效率,特别是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建筑信息模拟(BIM)。政府可透过提供诱因等方式,积极鼓励业界在香港大规模应用MiC,并研究如何普及使用BIM软件,令技术得以渗透建造业全供应链所有规模的持份者,从而领导业界过渡到BIM设计主导的新阶段。

土地是所有活动的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支撑社会及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素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其供应主宰社会的发展轨迹。尤其在当前经济不景气之下,香港更需要具前瞻性的投资,透过推展基建项目发挥逆周期作用,带动企业继续在港投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且令香港成为一个更宜居的都会。

作者梁跃昊和赵恒分别是团结香港基金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香港01无关。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