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道|“超级联系人”? 香港先扩大“朋友圈”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早前率团访问中东,一共带回13份合作备忘录及意向书,虽然具体可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仍属未知之数。但中东之行预示了一个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那就是香港发挥好国家的“国际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既要保持与欧美西方的合作优势,也不能忽视世界上还有其他机会,比如这一次的中东之行。

来稿作者:杨莉珊

这次中东之行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告诉香港,世界那么大,香港要善用“一国两制”的灵活,积极拓宽世界级“朋友圈”,才能成为国家真正的超级联系人。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东之行算是打了一记漂亮的开局球,未来是否可期,还看政府如何持续跟进。

港交所仍要争取沙特阿美

这次中东行的一大焦点就是沙特国营石油巨企沙地阿美的海外上市计划。据新闻资料显示,该企业早在2015年上市时就已有意寻求海外上市,香港早已是选项之一,沙特阿美“货比三家”后终在2019年底因作价较佳而选择在沙特本地上市。

特首此行专程带同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Nicolas Aguzin),摆明车马就是要争取沙地阿美来香港做海外上市。虽然特首回港后并未即时公布喜讯,但相信港交所一定会继续争取。

沙特除了石油丰富,资金也十分可观,邀请沙特主权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来港投资,是中东行的另一个焦点。沙特基金还有邻国的阿联酋的国家主权基金都有强劲资金,特首此行专程向PIF总裁介绍香港的投资机会,希望吸引对方来港投资,金管局也透露将会组团前往中东,动作十分积极,相信可为香港资本市场争取到更多的“水源”。

特首李家超(左)和团队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in H. Nasser(中)会面。(李家超Facebook图片)

香港须参与人民币国际化

中东之行还有一个国家级任务,就是发展香港的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二十大的重点方向之一,香港能否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人民币投资基预,都将对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重大贡献。中东作为石油的重大输出地区,向来主要用美元结算,人民币是否可在未来逐步成为美元可替代性的交易货币,香港人民币市场有多活跃,将是最关键的因素。

除了金融方面,科技与专业服务也似乎找到商机。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也透露,当地官员与商界大多清楚了解香港的动态,他们十分关注在仲裁调解方面的沟通,希望加强与香港在这方面的合作,邀请香港法律专业人士到当地担任仲裁员。而科技方面也是双方关注的合作领域,香港的水耕蔬菜技术已在当地找到市场,相信其他创新科技领域会有更深入的合作空间。

香港与中东的合作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香港要借由与中东市场的深度互动,向世界展示出香港贸易的多元化、专业化的商业机遇,而更重要的是,世界朋友可以借由香港的协助,更轻易掌握中国发展的黄金机遇。而对于我们国家,香港若能“多交朋友”,卖出更宽广的国际步伐,也可以协助国家走出欧美恶意围堵的世界市场。另一方面,发挥好国家的“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等发展策略,真正成为国际社会,与中华大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这样的香港未来,才可以重新绽放东方之珠的光芒。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主席。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