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雄|为何说港口交易勿打小算盘?且看中央两部委最新表态
据美媒《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意大利航运巨头Aponte家族持有的地中海航运公司(TiL)计划先收购长和集团巴拿马港口以外的41个港口,再把两个巴拿马运河港口51%股权,交贝莱德旗下GIP持有,余下由TiL持有。若消息属实,这一精心设计的交易后果显而易见:通过分阶段操作,巴拿马运河港口所有权最终落入美资手中。
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7日明确表示高度关注今次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外交部28日也回应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希望有关各方审慎行事,与中方有关部门充分沟通。
“财技”难以绕过监管
从法律层面看,国家《国反垄断法》为这类型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交易建构了严密的制度防线。该法不仅规定任何可能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都必须事先申报审查,更赋予监管部门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交易的特别审查权。值得注意的,前述涉及43个港口的跨国交易,无论采取何种分拆包装的手法,都难以规避法律设定的审查。在完善的法律体系面前,企图用“财技”绕过监管是行不通的。
再看国际经验,战略资产交易向来是国家安全的敏感领域。美国近年以“国安”为由,持续阻挠美企向华为出售技术和设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近期,特朗普公开要求“美国军商船只必须免费通行巴拿马运河港口”,更是将美方对运河控制权的觊觎暴露无遗。一旦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全部易主,限流、歧视性收费等经济胁迫手段就会接踵而至,将对中国航运、国际贸易命脉等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
港企须履行国安和公共利益的责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个月前已表示,将依法审查今次交易,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基于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审慎的监管考量,体现了对国家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央政府始终立场鲜明、态度坚决,也有完备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来确保审查的严谨性。
在大国博弈白热化、百年变局加剧演进的当下,涉事港企理应认清国际形势之复杂、港口交易之后果,自觉配合国家的依法审查,严格遵循反垄断法规要求,摒弃以“财技”蒙混过关等侥幸想法。作为从国家发展中壮大的跨国巨企,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须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责任。
作者张美雄是西贡区议员、大湾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