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党|特朗普送给香港的引才机会
来稿作者:伍俊飞
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立即著手组建新政府,落实其在大选中提出的各项政策主张。大批激进反华分子将进入特朗普的班子,导致美国社会反华情绪进一步升温;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前代理局长霍曼(Tom Homan)将负责边境事务,计划将数百万非法移民驱逐出境;许多持进步主义价值观的人士纷纷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特朗普此举为香港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吸纳人才机会。
任何经济体的成长和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本,而人才战略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才战略事关人力资源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谋划,是对人才吸纳、培养和使用所做的宏观构想和安排。人才战略无疑是大战略的一部分,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制定人才战略需要对经济体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评估,而实施人才战略需要从住房、教育、医疗、薪酬、法律、管治等方方面面进行妥善配套。
美国上世纪不少人才移民自欧洲
美国霸权的根基在于军事、人才、金融和传播等力量,它们确保美国在安全、技术、货币和话语领域的优势地位。美国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技和曾经开放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发达的西方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落后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向美国大规模迁移。从1820年到1920年,美国接纳了约3350万移民,形成世界史上罕见的百年移民潮。自20世纪30年代始,美国政府致力于从海外尤其是欧洲吸纳顶级人才,抢夺全球人才成为美国一项基本国策并被历届政府贯彻执行。美国顶级科学家爱因斯坦、纽曼(John von Neumann)、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布朗(Wernher von Braun)、费米(Enrico Fermi)等都来自欧洲。二战期间,美军方与情报部门联手执行了著名的“回形针行动”计划,根据政府制定的1500名德国科学家名单抢人。这些科学家使得二战后的美国在战斗机、导弹、火箭等领域的技术飞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将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H-1B)制度化,进一步提高移民素质门槛。2006年,布希政府实施《美国竞争力计划》,认为培养具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素养的人才是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重点吸引来自海外的STEM人才。我们可以说,美国就是由全球先进人才建设起来的国家。实际上,特朗普的祖父、奥巴马的父亲、马斯克本人都不是在出生在美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对非法移民长期持比较容忍的态度。
所以,当走激进路线的特朗普宣布准备驱赶数百万非法移民时,这不仅对美国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也让许多少数族裔的合法移民感到不安。特朗普的移民改革计划没有单独针对华裔群体,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实施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不少已经在美国安家落户的华人对此感到担忧。他们虽然拥有合法居留身份,但担心可能受到牵连,感到在美国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疑虑。在这种微妙氛围下,一定数量的美国华人正考虑为自己的家庭和子女筹划一个备用方案。
香港应该从美国引进什么人才?
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在时间上刚好与香港特区政府出台招才引智政策巧合,无意之中为香港提供了空前的吸纳国际化人才的机会。高才通等抢人举措彰显了特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最新的《施政报告》更表明香港正努力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高才通计划的特色之一是其成员超九成来自内地,这既表明计划受内地人才欢迎的程度远超政府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特区政府引才政策在实施层面的局限性。如今特朗普政府主动制造对香港引才计划的有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牢牢抓住天赐良机。
为了有效吸收这一批可能移出美国的人才,包括华人和非华人才俊,香港人才战略和政策制定与实施要有高度针对性和前瞻性。第一,突出国际化特色,聚焦那些能在国际舞台发挥香港影响力的人才。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作为香港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战略执行需要符合中央给香港发出的工作指引,紧紧围绕高品质国际化展开。因此,特区政府在从美国引进人才的时候,需要明确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什么、引进的人才是否属于本地市场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要重点倾斜,不能简单地凑数字,宜统筹数量、品质和市场需求,并且注重外来人才与香港社会价值观的水乳交融,避免由此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第二,支持来去自由,允许人才环流。阻止人才外流、吸引人才流入、允许人才环流是相辅相成的政策环节。人才环流是国际人才流动的新模式,准许和保护相关人员在两地或多地的居留权益,呈现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趋势,具有跨国跨地区桥梁作用,可以有效打破特朗普政府推动的与中国脱钩计划。人才环流可以制度化为一种周而复始的迴圈,高端人才可以借此对移民输出国和输入国都做出重要贡献。互联网、跨国交通、人工智慧的进步为人才环流奠定了技术基础,高端人才群体能够方便地远端联系和交流,促进香港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合作、共同研发以及技术转移等,客观上是一种储存在跨境环流中的两栖资源。
作者伍俊飞是紫荆党政策研究院院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