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新协议支持香港由治及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杨华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与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咏箑,在特首李家超见证下签署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新CEPA 协议的签署,再次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和支持。

新协议为香港多个具优势的服务领域降低进入内地市场的准入门槛,新增的“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及在大部分服务领域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须在香港从事实质性经营三年的年期规定,更令香港工商界感到惊喜,认为新修订回应了香港社会发展和业界诉求,让港人港企更放心到内地创业做生意,亦能放大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平台优势,提升香港国际吸引力,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和人才落户。

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关爱和支持,并感谢国家商务部和各有关部委积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就进一步扩大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的建议。是次修订协议在不少香港特别具优势的服务领域都增添了开放措施,让香港服务提供可以更容易在内地设立企业和发展业务、更多香港专业人士可在内地取得执业资格,以及更多优质的香港服务可提供予内地市场,同时为国家发展贡献服务和力量。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形容新协议是互利共赢,指新协议既能满足内地消费者对优良服务的庞大的需求,也可以助力内地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为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CEPA是一份具生命力,以及与时并进的自由贸易协议,自从2003年签订以来,内地和香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地丰富和更新CEPA内容,以促进两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便利化,积极配合两地经济发展步伐和需要。此次修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的重要举措。这也是继2019年首次修订后,对《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再次修订,将进一步深化两地经贸交流合作,为香港拼经济、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香港由治及兴发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由2003年到现在的过去大约20年,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之下,香港在进入内地的关税节省达190多亿元,专业界别都很希望可以通过CEPA,以大湾区作为第一个进入的据点,开拓业务。此次修订结合了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业界的诉求,在金融、电讯、建筑、旅游等领域,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便利其在内地就业执业;部分开放措施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对接、规则衔接。

内地在多个香港具优势的服务领域,将降低相关市场准入的门槛,也放宽了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提供服务的资格要求,让更多的香港企业和专业人才能以更优惠的待遇进入内地市场。如建筑工程、检测和认证、电信、电视、电影、金融、旅游服务等,降低相关的市场准入门槛,也放宽了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提供服务的资质要求,让更多香港企业和专业人才能以更优惠的待遇进入内地市场,便利其在内地就业执业;部分开放措施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对接、规则衔接。香港的服务质量优良,并且与国际接轨,既能满足内地消费者对优质服务的庞大需求,亦可助力内地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为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专业服务是香港的一大优势,在新协议框架下,香港专业人士可以更优惠的待遇进入内地市场,这会为业界带来庞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亦可满足内地对于专业、高质服务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内地的服务业水准,因此这是一个双赢方案。

刚签署的新协议将带来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旅游方面,将优化实施由香港入境的外国旅游团进入广东停留144小时免签政策,支持邮轮运输企业依法安排挂靠内地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航线。银行及证券业,就会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外国银行分行,不得从事银行卡业务的限制,并研究扩大互联互通的范围,包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电影方面,将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不得投资电影制作的限制。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是连接国家和世界的桥梁和视窗,香港正全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好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功能,推动经济发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到香港要作为“三个中心、一个高地”,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相信在新协议的推动下,两地加强深化合作,彼此优势互补,共同前行,香港定能更好地把握庞大商机,为两地经济繁荣添砖加瓦,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杨华勇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