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玄|处理肝炎要做到“为己为人”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肝炎跟其他疾病一样,在处理方面“预防胜于治疗”是硬道理。慢性肝炎患者如果没有进行定期医学监测和治疗,会出现好像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那样的严重后果。但乙型肝炎带菌者没有病征,所以单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目前医学昌明,乙肝已经可以医治,亦可以通过肝功能和病毒指数血液检测,以及超声波扫描来发现病变。及早发现就能让医生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低患者所要承受的痛苦,那是“为己”的部分。

来稿作者:林哲玄

另一方面,肝炎影响的往往不止一个人,如果患者是家庭经济支柱,他一旦因肝硬化或肝癌死亡,受苦的就是遗留下的一家人。所以,我们去世时如果肝脏仍然好用,就应该捐赠出来,让受肝炎折磨的病人受惠。有读者可能会说,本港等待肝脏捐赠的人数不是不多吗?才几十个人,跟肾脏捐赠相比,人数不算多。但实情是,等待肝脏捐赠名单上的人数不多,是因为很多病人在等不到肝脏移植时已经过世,而肾病由于可以“洗肾”,所以患者能等待的时间较长。器官捐赠是件非常值得做的事,那是“为人”的部分。

香港的肝炎情况不容忽视。根据港大医学院2015年完成的首次全港大规模医学筛查,推算本港有54万人感染乙肝病毒。现在的小朋友幸福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减低感染机会。但是这措施是从1988年开始的,所以1988年或以前出生的人士并不包括。因此,政府有必要尽快扩展乙肝筛查到1986至1988年前在本港出生人士,以及所有出生地没有为婴儿接种乙肝疫苗而又不知道自己为乙肝带菌状况的人士。

为响应世界肝炎日2024,癌症资讯网慈善基金及香港肝脏移植协康会携手推出名为“BE THE VOICE”的病毒性肝炎公众教育计划,以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关注与认知,让肝炎患者自身可以有更好的疾病管理,以预防严重肝病的发生。

作者林哲玄是立法会议员(医疗卫生界)。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