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妥善处理药物回收 推动可持续绿色物流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袁尚文

在香港处理剩药,妥善做好药物回收是政府和每位市民应关注的重要环保议题。推动绿色物流不但能配合最近政府提出的《香港现代物流发展行动纲领》长远发展,而更能推动香港成为绿色智慧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先驱者。

其实,剩药和药余是指过期、未使用完或不再需要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其他医疗产品。由于这些药物含有化学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威胁。但市民大众一般缺乏如何正确处理剩药,这不但造成浪费,不当弃置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危害地球、动物和人类安全!

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为促进绿色物流作出一点的贡献。

首先,建立回收网络和回收站点。这些回收站点可以在不同的社区、医疗机构和药店设置,方便民众将过期或不需要的药品回收。这些回收站点应该配备适当的容器和标签,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药品,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资讯。

其次,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剩药回收的认识和意识。这可以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宣传海报和教育活动等方式进行。同时,应该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剩药回收的重要性、回收站点的位置和操作指南等。

第三,建立合作机制。与医疗机构、药店、制药公司和政府等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剩药回收和绿色物流。这可以包括制定共同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共享最佳实践案例,以及合作开展研究和创新项目。

此外,应该加强法规和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药店和制药公司积极参与剩药回收,确保其合规操作。同时,建立监管相关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法规,以确保回收和处理剩药的有效执行。

最后,推动研究和创新。投资于研究和创新项目,以开发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剩药回收和处理技术。这包括开发药品可回收性包装材料,利用新技术处理剩药,以及探索药物回收后再利用的可能性。

总括而言,回收和处理剩药是推动绿色物流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回收网络和回收站点、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合作机制、加强法规和监管,以及推动研究和创新,我们可更有效地处理剩药,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并能保护环境和提高公共健康安全。因此,全面推动剩药和药物回收政策和安排是刻不容缓!

作者袁尚文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及组合课程统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