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共享|与蚊作战 共享洪荒之力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陈英凝

夏天不仅为大地带来雨水,也为蚊子带来繁殖的好机会。在气候变化加剧,全球登革热病例激增,巴西感染人数超过500万,欧洲一些国家如将举办奥运的法国在头五个月亦录到逾2,600宗输入案例,令外界开始担心奥运会引起登革热疫情。

在香港每年登革热的个案不多,除了恒常的灭蚊工作,当局每次出现零声个案后,也会采取适当行动,抑止疫情。近日,天水围出现两宗具有流行病学关连的本地感染登革热个案,很大机会源于一只白纹伊蚊叮咬了一位已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后,再叮咬另一位患者,传播登革热病毒。

“齐来把蚊灭,预防登革热”香港人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但放诸世界却可能是新鲜事物。由于出现登革热大爆发,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于5月31日宣布进入登革热紧急状态,该国单在2024年头20星期,已录超过23,000宗登革热个案,对公营医疗体系造成沉重负担。

为了向洪都拉斯提供及时支援,共享基金会在6月中再次派出团队及携同抗击登革热的物资赴洪都拉斯救灾。这些物资包括灭蚊灯、灭绳纸、快速测试剂、蚊帐及大量宣传教育材料。基金会的义工团队更到当地不同医院安装物资及向当地医护人员讲解物资使用方法,确保资源用得其所。

共享基金会主席梁振英及总干事陈英凝教授在洪都拉斯进行家访。(相片由作者提供)

在医学昌明的时代,人类尚未发明专门治疗登革热的药物,亦没有成人可接种的疫苗,所以虎蚊虽小,可能是病毒泉源。登革热病毒分四种型号,意味著每一个人有最少四次感染登革热的风险,重复感染同一型号的病毒不会导致重症,惟感染不同型号的登革热大大提升致命风险。不幸地,洪都拉斯却正面对四种病毒的挑战,当地医护人员指出过往常见的是三型病毒,而今年主要流行的却是二型及四型,情况令人担心。

现时,当地医院更以货柜形式临时兴建了一些“方舱”病房,以应对疫情,情况与香港在新冠疫情时的方法异曲同工。由于当地缺乏快速检测剂,病人可能要等一天或者数天才确诊,往往导致患者病情变得严重才获得治疗,所以基金会捐赠的快速检测剂绝对是他们抗疫的“及时雨”。

是次救灾项目也应用了大众熟悉的“预防胜于治疗”及“早确诊,早治疗”原则,基金会捐赠的灭蚊灯及灭绳纸是从源头灭蚊做起;宣传材料亦希望当地人注意蚊患,做好预防措施;快速检测剂加强筛查效率;蚊帐则起切断传播键的功用。基金会早在今年一月在东帝汶试行这套方法,初步结果显示成效良好,居民支持度极高。

共享基金会主席梁振英及非洲项目总监杜沛欣在项目点布置蚊帐。(相片由作者提供)

事实上,现时灭蚊方法很多,常见的化学手段如使用灭虫喷雾有一定成效,但也有指出灭虫实用效果对居住在城市及郊野的环境也存在差异,更有机会对高健康风险社群如皮肤或呼吸系统对化学敏感人士诱发不良身体影响。

除此以外,近年有科学家使用基因变种技术改造蚊子基因,将其与可传播病毒的蚊子交配以杜绝他们后代为目标,但令人担心是生物手段在实际社区效果,以及长远对生态影响存在很大的未知数,科学界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度。

未来两年,除了太平洋边陲的东帝汶外,基金会已向在东南亚的中老铁路以及中美洲洪都拉斯的蚊子全面开战,其中基金会已向洪都拉斯捐赠价值约2,600万港元的物资及定期派出团队,使出洪荒之力协助当地抗疫,发挥共享及人道主义精神。

共享基金会总干事陈英凝教授与洪都拉斯卫生部部长帕雷德斯合照。(相片由作者提供)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2018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民心相通”。目前正为老挝、柬埔寨、吉布提、塞内加尔及毛里塔尼亚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全面消除该国因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为目标;另正积极进行传染病媒介疾病防治工作,项目点包括东帝汶、洪都拉斯、吉布提及中老铁路等。

作者陈英凝教授是共享基金会总干事。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